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6-0127-05 战争艺术作品中,现实主义所具有的强烈的写实感和历史性为人们了解、理解战争和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在文学艺术中,现实主义也总是人们熟悉的话语,尤其是战争小说,现实主义强烈的写实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而比起战争文学来,战争电影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即使在所谓“后现代”时期,现实主义依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位置。尽管艺术家们对于“现实”这一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但在表现战争的叙事方面,却展现了巨大的魅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总的看来,当代战争艺术作品的叙事具有去现实性的倾向。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于现实的理解向内转,强调内在的现实,另一个是鲜明的去历史性的特点。 一、“现实”含义的向内转 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现实已经成了幻想,金钱和乡间宅第都是虚构的财富。——曾经影响人类的过去的现实,已经被降为塑料纪念品,这些纪念品剥夺了那个现实原有的意义,并曲解了那个现实:世界被降为那个现实纪念物的廉价复制品,如今无人真正注目现实,人们只注目现实的发明。”[1](P103)上述一段话,准确地概括了自现代主义诞生以来艺术家们所理解的“现实”观。现实成了虚构的东西,是人们头脑中的产物。而且,“当今西方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谈论现实时总是使用复数,以表明有种种现实,以区别那个大写的现实(Reality)”[1](P42)。从现代主义产生以来,艺术家更多的关注内在的现实,即主观意识中的现实,客观现实消失了,艺术真正成为个体的闭门造车之物。 这一现实观也体现在战争艺术作品之中,如战争小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詹姆斯·琼斯《从此到永恒》,甚至库尔特·冯古内特的《五号屠场》等,战争电影《陆军野战医院》以及根据约瑟夫·海勒的战争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改编的同名电影等作品。这类作品显然采用了一种不同于现实主义所具有强烈的写实手法,而是大量运用了幽默、反讽、自嘲等技巧,从另一个层面揭示战争的荒诞以及对个人所造成的伤害。它们不再展现战争场面的残酷甚至恐怖,也不会使人们产生一种深深的愧疚感,甚至将读者或者观众从战争的杀戮中释放出来,他们明显地割断了与历史的真实反映之间的所有联系。[2](P96)上文所列举到的几部后现代战争小说和电影,虽然也呈现给读者或者观众不同于现实主义层面所能够展现的东西,如作为个体的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对于现实的理解等,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实或者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在小说里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既没有了现实感,也没有了历史感。但是也必须看到,这种荒诞感的确也在消解着战争,或者人们心目中的战争观念。这一点恐怕也是双重的,在另一种味道中,完成对于战争的谴责和消解,但却在这种不严肃的自我解嘲中,也可能将这种谴责和消解瓦解。 在小说及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并非只是战争的恐怖造成了人的不自由,而是整个现实以及在这种现实之中紧紧地箍住人们的自私自利、贪婪的体制。战争的恐怖也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是那些贪婪者满足自己欲望的绝佳借口,为了达到个人贪财的目的,上校及其同谋者不惜牺牲属下的生命,甚至视他们为草芥。作者借用了反讽、幽默甚至自嘲的手法,使人们倍感荒诞的同时,却也收到了震撼的效果,在那种搞笑的举动中,却又包含着对战争以及社会现实深刻的讽刺和谴责。正如这部小说的前言部分所写到的,小说中的人物“对于自己所描述的世界怀着深度的厌恶甚至绝望,他们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谬程度的幽默、嘲讽的手法,甚至不惜用‘歪曲’现象以致使读者禁不住对本质发生怀疑的惊世骇俗之笔,用似乎‘不可能’来揭示‘可能’发生或实际发生的事物,从反面来揭示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本质;以荒诞隐喻真理。他们把精神、道德、真理、文明等等的价值标准一股脑儿颠倒过来(其实是现实把这一切都已经颠倒了),对丑的、恶的、畸形的、非理性的东西,对使人尴尬、窘困的处境,一概报之以幽默、嘲讽、甚至‘赞赏’的大笑,以寄托他们阴沉的心情和深远般的绝望。”[3](P1)谁也逃不脱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一军规已经俨然成为一种隐喻,成为束缚人、甚至谋杀的代名词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这类小说不再注重对现实的描摹以及批判,而是表达他们“阴沉的心情和深远般的绝望”。 比起小说来,同名电影更具有征服力量。令人感到荒诞而备受震撼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尤索林死去的战友没有一个是阵亡的,他们一个个都是被第二十二条军规逼死的,飞行员麦克沃特显然是疯狂了,他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驾机飞行的时候,竟然在沙滩上进行俯冲,想把尤索林他们撞死,目的没有实现之后,他将站在海中的高台上向他挥手的一个同伴以俯冲的方式,用飞机的左翼将他从腰部削成两半,屏幕上,就看见一个人的上部已经不见了,而腰以下的部位还在摇晃着挣扎了几下,坠入海中。在这之后,发疯的麦克沃特径直开着飞机一头撞在山岩上,飞机爆炸了。而在给大家颁发勋章的时候,在这样一个现实生活中十分庄严的场合,尤索林竟然赤身站在队伍里,等候上校和其他军官们的发奖。而那帮军官们竟然在念到尤索林的名字的时候,才发现他竟然是裸体,一丝不挂地站在队伍当中,而陪同上校来的,还有一位跟上校有说不清关系的女兵。当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那位女兵吃吃地笑着看着尤索林,是感到好笑,还是欣赏尤索林的裸体,因为电影里面充满了相当混乱的男女关系。当问到他为什么裸体的时候,尤索林的理由很简单,他“想这样”,上校固然很是气恼,竟然还是将勋章颁发给了他。食堂管理员迈洛为了发大财,竟然与德军联系,将美军的仓库、机场等等轰炸得干干净净,从德军那里获得回报的同时,又借口从美军获得资助。迈洛成为所在地区的暴发户和实际的统治者。影片的最后,伤口尚未痊愈的尤索林躺在病床上,在听到前来探望的两位战友说奥尔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设法逃到了瑞典,在那里过着天堂般的日子。听到战友的胡编乱造的假话后的尤索林突发奇想,冲出医院,不顾战友的死亡警告,冲过正从机场穿过的整齐的对列,从飞机上拿下一个小的救生艇,冲向海滩,然后扑进了海里,打开仅能盛一个人的气垫,用那只备用的塑料似的桨兴高采烈地划向远方。影片的震撼之处不仅仅在于每一个故事的离奇,而且还在于其中恐怖得令人恶心的景象,前面所举奥尔将战友截为两半即是一例,而影片中反复出现尤索林在飞机上抢救斯洛登的镜头,尤索林以为是他的腿部受伤了,当揭开他的上衣的时候,竟然看到他的肠子内脏等都流了出来,尤索林的恐惧和恶心、难过猛然展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