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社会进入日新月异的21世纪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问题已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这既是中国社会深刻转型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情况看,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问题的思考正日益深入,尤其是在转型的背景、转型的必然性、必要性方面,已有不少精到的阐述,不过,在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践取向问题上,尚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社会的开放性、复杂性趋势更增加了判断、预测未来转型取向和具体实践模式的难度。正因为此,对未来的任何构想都应该是有意义的。本文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转型作一初步思考,以求在与同仁们的共鸣、争鸣中共同深化对转型问题的认识、校准对未来发展取向的判断和预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的涵义与公共化转型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意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性层面上呈现出公共化的特色和趋势。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中,“公共性”是指越过了神权、皇权和近代封建专制制度之后的(由当时资产阶级发起的)市民社会倡导下的产物。它是在近代尤其是到当代民主化社会中所拓展的多重公共领域(如政治公共领域、社会公共领域、文化公共领域及经济公共领域)之中所产生的对应的语汇。这里的“公共性”一语,与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性”并非完全同义,它主要与“私人性”相对,强调民众对于社会资源、社会空间和社会过程的共有、共在、共享。不过,它所具有的公众参与、公众舆论和社会公众授权等深刻寓意则构成了本文中所称“公共性”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是以社会主义公共人为培养目标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说,它通过教育使人们具有以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奋斗、牺牲精神所构成的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同时,通过创造有联系的公众,让受教育者密切关注公共生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不仅关心他人,更拥有并不断践行对众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从而成为真正关注、关心并实际贡献于国家、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也相应地转变为:主要以公共环境与设施的潜在影响、公共文化空间的参与建设与公共传播、公共交流空间的日常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或模拟参与、公共服务(尤其是公益性组织及其活动)等作为教育的主要影响路径,以指导这些活动的能力提升和活动顺利开展为主要活动内容、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和思考的对象,这些片断式的思考和相应的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会通过受教育者的素质自我建构,完成其公共品质的整体性成长的过程,实现受教育者在政治、道德、法律等诸方面的社会化,并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公共性品质的培养,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对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公共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尽管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教育性”等多种理解,但恐其不变的部分恰在于对公共性的遵循和实践,这也正神合于马克思的理论追求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进程。按照贾英建的观点,马克思的理论视界在于“回到公共的生活世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改变世界’的公共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人本立场体现为“‘公共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新质则在于“社会共同体价值本位的公共性理念”。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培养现实的人的素质的政治实践,既然“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一种在历史中生成的以公共价值为理想追求的‘公共人’的不断生成”②,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是一种以培养以公共价值为理想追求的社会主义“公共人”为目标的公共性实践。 从另一方面看,当拉塞尔·雅各比在宣称“公共知识分子的消逝”③的结论时,他突出地关注了过度专业化对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的影响,然而,这个结论在中国或许不能适用,也不应当适用,无论是对普通民众,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对民族、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注和关怀,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关心,都该成为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难以想象,一个对民族、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缺乏应有的关心的人,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无视民众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漠不关心,至少也应当将民众培养成为罗伯特·贝拉所说的那种平时被动地遵守法律,而在对个人的或本社区的利益受到威胁感到关切时会积极卷入到公共事务之中的“关切的公民”。当然,这种关切只有经由“信奉相对宽容的超地域价值,转而信奉能够确保社会整体性的那种公共利益责任观”④,才能使民众的公共性品质得以完善。 以公共情感、公共理性以及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奋斗、牺牲精神所构成的公共精神为核心的公共性品质的培养,可以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通常所说的“德育”的重要标志。换言之,德育更多地关注私人生活中的德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关注人的公共生活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这也是当前德育适应中国公共生活发育的一次必要的转型。正是“公共性品质培养”这一理念,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理论界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路径,同时也是对当前中国德育由“小德育”向“大德育”转轨的可靠诠释。如果说私德基本可以满足旧有的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和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在社会的开放性、交互性若此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仍需以私德培养为基础,但已不可能再以私德为中心。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论意义上,它的存在首先是出于对公众的国家、社会的关怀品质的培养,而不是对私德的关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显著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