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中国文学,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哪些理论建树?就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形象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称的,提出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对于在世界文坛取得文学批评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百年的探索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种种考验,有了诸多新的发展。梳理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特别是从“理论范式”的层面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时代的要求。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首先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扬上,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始终处于主导和指导地位,舍此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又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答案,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中国文学批评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概括。这里我们尝试从文学与人民、文学与政治及文学的实践性即文学的主客体关系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内涵,并由此揭示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的联系和发展。 一、文学与人民 文学与人民的关系是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目标和归宿。毛泽东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理论基石。 关于“人民”这一概念,马克思用得不多,因为他当时所处时代的阶级关系很明确,革命的主力是无产阶级。而为什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又格外强调这一点呢?这与中国的历史和当时的情况相关。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而近代以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地交错在一起,“人民”可作为中国社会中以政治利益为基础且具有革命性的阶级集合的恰当概念。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人民”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具体规定:“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①这一阐述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也展示出毛泽东本人的政治智慧和求实精神。 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体现在整个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创作者需要调整与人民群众的位置,长期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创作人民所需要的作品,而且在文学遗产的批判地继承、在对文学作品思想性和作品艺术形式风格的评价等方面都是以人民大众的需要为准绳。毛泽东在论述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关系上显然就是从人民的接受水平出发的,他倡导的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应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也都是着眼于文学的接受者——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的②。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的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反复强调:“我们的艺术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些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正是通过文学与人民这个根本问题来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并以此影响中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制定。 二、文学与政治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又一关键问题。注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强调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又一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论述中规定了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但关于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哪个部门起关键作用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未论述,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特点对此作了补充,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诸领域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则进一步把政治与经济并提,认为政治和经济一样,对文化和其他意识形态起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并认为政治在文学艺术中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具有优先权,“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与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④。突出政治,重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色。而这一特色却是把双刃剑,曾将中国文学批评带入泥潭。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提出文艺在“不脱离政治”的前提下,不再提“从属于政治”,而改提“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题发表社论,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的利弊作了历史的全面的评价:“过去,相当长时期我们曾经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文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不看到,这个口号曾经被不适当地夸大并绝对化了。”从今天的角度看,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不无偏颇之处,它把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关系变成从属关系,将政治作为文艺的唯一指归,这一口号很容易导致文艺与政治关系走向极端和片面。同时,这一口号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艺创作的充分发展,导致文艺创作出现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