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115-04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客体因素,教育内容是实体因素,教育环境是环体因素,教育方法是介体因素。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在论及重塑道德教育体系时曾指出:“完全重塑我们的教育,必定要我们付出努力。以往的灵感只会在人们的心中激起越来越微弱的回应,我们必须代之以一种新的灵感。我们必须在旧体系中发现蕴藏其中的道德力,即蕴藏在那些能够掩盖其内在本性的形式下的道德力。我们必须使它们真正的实在显现出来:我们必须发现它们得以存在的当下条件是什么,它们本身究竟在哪些方面依然保持不变。”[1](p17)如果说爱弥尔·涂尔干呼唤的是一种从头到尾彻底重建道德教育体系以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深刻认识其新条件下的内在本性。那么,面对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媒体化的时代,要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元话题”。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的,网络社会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实质同样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只是网络的虚拟交互、超时空等特性使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些许变化。要言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际性转向。网络的虚拟交互性催生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内涵的变化,形成了主体际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与教育客体的“主体化”态势。一方面,教育者已不再必然是教育主体。“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难以再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教育者也很难通过‘信息过滤’的方式对教育对象施加‘纯粹思想’的教育。”[2]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则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征。网络新媒体拓展了人的主体性,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权与自主权,表现为信息选择的自由与价值认同的自主。 2.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向人与机的间接互动转向。网络环境下,虚拟师生群体间呈现出一种新型的互动方式,它“与实质社群人—人直接互动方式不同的是,虚拟社群在互动方式上表现为人—电脑—人的间接互动。电脑是实现虚拟社群成员互动的媒介。”[3]这种“人—机—人”的“电脑中介沟通”[4](p446)广泛存在于辅导员博客群、师生共建的QQ群等虚拟社群中,与师生“面对面”的交互关系形成鲜明互补。这淡化了面对面沟通中权力的影响力,提供了清新淡雅的互动机会,因为“它们结合了大众媒介的快速传播,以及个人沟通的广泛特性,并且允许在局部性的社群里拥有多重成员身份。”[4](p446) 3.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时空向度由实时同步向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相融合转向。“在网络社会里,是空间组织了时间。”[4](p466)赛博空间解除了长期以来时空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障碍,它不仅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而且消除了“这时”和“那时”的区别。网络社会中人际沟通的超时空特性,具体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也是存在的。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可以打破“到场”的支配,跨越时空的分割,因为这样的“异步交流使交流时间变得有弹性:人们可以在任何个人方便的时候和地点阅读和回复信息。”[5](p249)如教育主体与客体不仅可以通过微博、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实时的同步交互,而且可以通过电子邮件、BBS、网络新闻组等实现延时的异步交互。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 内容是连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纽带。“随着人的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架构已经深深嵌入到现实世界之中,成为人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因而也成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要素。”[6](p37)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德育内容传播方式的转变。要言之,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内容传播时效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即时性转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是新媒体技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一方面,快捷性排除了长期以来时间对人们德育信息交往的障碍,“只要一条信息发送上网,几乎在同时,全世界的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这条信息,这种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已经可以达到即时性的效果。”[7](p53)另一面,交互性又增强了德育信息传播的效果。个体道德的获得是对话的结果,“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8](p114)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充分运用论坛、QQ、MSN、微博等新媒体开辟的对话平台,可以营造一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对话的意境,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自由式的沟通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信息的熏陶感染。 2.教育内容传播形式由单一媒体形态向多媒体形态转向。互联网兼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的传播优势,致使德育内容的传播突破了单一媒介的束缚和依赖,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目前,德育内容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文本传播。通过BBS论坛发起关于某个德育话题、在博客上撰写相关日志、通过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受教育者谈心,无疑都是借助文本在传递某种德育思想。二是视像传播。视像不仅是德育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网络社会空间浸透了各种视像文化,颇受大学生喜爱的国外网络视频公开课就是其典型代表。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形容的:“所有这些,真实的、未说的、没有看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相似的,都已经成功地被渗透和殖民化,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9](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