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10)05-0018-06 一 在当前中国文论界,固有的文学观念已经并正遭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撼动”,这种“撼动”来自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反本质主义。不少知名学者都参与了这一“撼动”,比如学界颇有建树的陶东风先生等人,他们运用西方后现代反本质主义理论资源,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具有‘普遍规律’、‘固有本质’的实体,热衷于生产‘普遍有效’的文艺学‘绝对真理’”,“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地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1],并由此,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根本症结,简单归结为等同于西方哲学基础的那种形而上学传统的元叙事模式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 诚然,一切文学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都能归结到一定的哲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但值得追问的是,作为文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之所由生的哲学基础与根由,对中西各自承袭的哲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能否作这样简单“画等号”的归结?是否存在“错位”?在此追问下,就有必要厘清其差异所在,弄清其对中西各自文学本质观念及叙事模式的影响,而这也就成了思考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出路,首先必须解答的前提性问题。否则,一切“药方”的开出,就难以对“症”下“药”,不仅无益于甚至有碍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走出困境。对此,笔者曾撰文做过一些前期探讨[2],本文将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如前所述,一切文学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为基础的,那么,西方的文学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呢?在西方,哲学一词,从希腊文
(拉丁化希腊字母,即拉丁语为“philosophia”,由philo-“loving”与sophia-“knowledge,wisdom”组成)转变而来,意为“爱智慧”[3]。可以说,哲学的意义从其诞生,就表现出西方哲学鲜明的认知理性与探寻理性“真理”的认知取向,这形成一种西方哲学的主导传统,即“认知形而上学”传统,并与中国哲学的主导传统,即“政治形而上学”传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质(二者的不同,后文将作比较分析),西方哲学这种以认知理性为取向的形而上学传统,以主客二分为入思前提,认为现象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其背后有一个唯一真实的存在本身、形而上的实体,亦即世界的本质,并以之作为自明公理,进行由“一”推及“一切”的逻辑演绎,以对具体事物的本质作出真理揭示,此即为西方认知形而上学本质主义观念的逻辑思路与思维方式,表现在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与揭示上,亦是如此,也正由是直接影响并形成了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文学的“真理”本质观传统。 在柏拉图的认知形而上学框架中,其所谓“理念”,就是世界的本质,并由此得出文学艺术是理念的再模仿的文学本质论,并因诗与之“隔着两层”,不能表现“真理”,而否认诗的合法存在,将诗人逐出“理想国”[4]。亚里士多德则在柏拉图的基础上,致力于认知形而上学的体系化,形成了他所谓的“第一哲学”,并改造了柏拉图的“理念”概念,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它不依赖于现象世界而独立存在,而亚氏在其“四因说”中,认为现实世界的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其中,质料是偶性的,形式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必然本质,并存在于现实事物之中。[5]27,35正是从这样的哲学本质观出发,亚氏提出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并能反映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必然性与内在本质,即“真理”,并由此确立了文学存在的合法性。[6]654随后的古罗马时期,古典主义代表人物贺拉斯,其对文学艺术模仿现实的肯定,大致沿袭了亚氏的文学本质观。跨越漫长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到来,中世纪人对神的依附、迷信与盲从,被人对自身主体理性的发现与肯定所取代。人的主体理性获得空前倡扬,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由是产生。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无异于宣称世界的存在依托于人的主体理性,世界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理性,这种以笛卡尔哲学为开端的理性主义及其理性本质观,尽管一度与强调人的感性经验与主观感受的经验主义及其本质观发生冲突,但并没有动摇其在西方现代启蒙以来哲学史上始终所处的主导地位,而到黑格尔,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统治地位。以之为基础,从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到19世纪初黑格尔美学与文论思想,如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布瓦洛认为文学艺术是普遍、永恒的理性之产物,表现理性“真理”;席勒认为文学艺术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表现;黑格尔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念,即绝对理性的感性显现,并因它不能纯粹表现“真理”(只有绝对理性才能表现),而预告文学艺术的终结,等等,在文学本质观上都表现为一种理性“真理”本质观,并在哲学与文学的本质观上都走向了理性主义的极端。正是基于此,肇始于叔本华、尼采的非理性哲学,批判并试图力纠传统认知形而上学的缺陷,为西方现代哲学的突围与重生提供新思路。这些非理性哲学,标举人的生命意志、直觉、情感与欲望等,实则是宣告理性主义所揭示的理性本质之虚无与理性本质观的破产,并因此被视为反本质主义观念的始作俑者,后经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罗蒂等人进一步阐扬,在西方形成一股反本质主义思想大潮,并最终使西方哲学认知形而上学传统及其理性本质观走向终结,所谓理性“真理”不复存在,而以其为哲学基础的西方文学的“真理”本质观也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