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21-04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三个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人本观念的确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确立。该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就是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要、关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和矛盾、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人本价值已经细化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具体的领域之中,并开始固化到相应的制度层。但是,在市场功利规则被泛化、跨文化互动中的主导价值受到冲击、网络空间多质信息和虚拟交往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人本价值指向的是传统的政治人、道德人,还是时下流行的经济人?是单向度的人,还是整体的人?依然值得探讨。问题追问的结果就是“回归人”的话题并没有因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而终结。忽视对该问题的继续追问,势必产生如下两个结果:一是把人本抽象化,走回到抽象人性论支撑下的人论观;二是把人本片面化,走回到人的异化的现实怪圈中。 一、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内涵 高校德育“回归人”这个命题,内涵了两个子命题。一是高校德育的价值指向是人本身,进一步而言,就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因而,以人为本的判断也就是以生为本。在这个层面上,人本观和生本观是一致的。二是高校德育的实践路径从发展器物向发展人的整体素质转变。在这个层面上,“回归人”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难题。 从理论视角而言,高校德育“回归人”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值得继续探讨,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本德育观与高等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新的教育价值观与传统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 1.高等教育执着于学术量化指标的发展思路阻碍了高校德育人本目标的实施 近年来,高等教育一直在争论“自身的使命是什么”这个元问题。初步的共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然而,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价值目标走向了泛功利化的误区。一些高校把能赚多少钱的经济目标作为发展目标,一些高校把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作为衡量教育成就的主要指标,一些学校甚至把评比排位作为体现业绩的依据,等等。有学者这样描述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大学陷入到了因扩招而导致的盲目扩张的泥潭中,外延式的发展取代了本应有的内涵的建设,逐利的目标轻易的遮蔽了大学教育本应有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流水线式的人才生产成为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更为要命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逐渐地与‘市场’自觉接轨,沦落为整个全球化格局下人才生产链上的组成部分,而不再对这样的现实产生反省、质疑,更谈不上超越。”[1]大学三个职能中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没有在高等教育体制内得到平衡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行政化等倾向都是泛功利化的集中表现。而学术的量化和指标化的影响要比前二者更深刻、更严重。学校把学术产量作为目标的导向下,学术成果中的造假、浮夸等现象自然屡禁不止。表面上,高校增加了学术产量,但是,其负面影响不仅是在教师这个群体,还有大学生。学术量化在体制上弱化了德育首位教育观的现实化,在教育上片面化了教育者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误导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的确立,根本的影响是阻碍了人本目标的实施。 2.大学生自我发展中重视技能素质忽视非技能素质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德育人本目标缺少内在认同基础 早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负面影响的时候,谈及资本对资本家和工人的双重异化。资本不仅异化了工人,也异化了资本家。异化的动力源是商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借鉴马克思的思维逻辑,我们也可以把人们对高校德育的态度理解为双重片面化。一方面,是对教育者的片面化;另一方面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片面化。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把工具性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然后是理性知识,最后才是价值知识。如果没有考试和分数的制衡,那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就很容易被边缘化。“教育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走向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征服和占有。”[2]具体表现在“教育要使人成为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的零部件,要把人塑造成为物的手段。教育所关注的人之发展,也只能是局限于一部分‘有用’知识的获得和相应的认知的发展,凡是无助于人去占有、征服对象性世界的知识经验、人格素质在当代教育中都会被边缘化,甚至被驱逐出教育领域。”[3]由此,出现了一个矛盾:从物本反思中确立的人本教育观与物本惯性中的自我发展观之间难以契合,“回归人”的高校德育难以获得学习的主体的认同。 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学习主体存在的问题,其根源是社会。市场化进程的一个结果就是社会规则的市场化。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交换规则的生成空间。市场规则与教育本性碰撞后,教育的超越性被市场弱化甚至消解了,人的回归遇到阻碍,因此,也愈显迫切和必要。 二、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 经历了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完善、政治民主化诉求的增强、科技信息化影响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理解的深入,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性在增强。 1.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宏观前提 回归人的诉求与科学发展的价值契合是当代高校德育价值重构的重要支点。我国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转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不过,在重点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矛盾也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更成为社会主义价值指向的障碍。从片面发展到协调发展,从重眼前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对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理性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资本扩张本性的再反思。马克思提出资本具有价值增值和扩张两个基本属性。前者为资本家获得财富提供了可能,后者则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紧张。人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被异化了。马克思之后的许多学者延续马克思的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探讨了人的价值被异化的表现。如卢卡奇的物化和物化意识,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