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世相变得愈来愈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所有这些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唱老调、走老路是不行的,只有顺应形势,锐意改革,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提到德育,以往有人会很狭隘地将它等同于常规管理。其实,德育的领域是极其宽广的。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确定为这样10个方面:1.行为规范教育。2.礼仪常规教育。3.社会公德教育。4.爱国主义教育。5.革命传统教育。6.理想前途教育。7.时事政治教育。8.生存竞争教育。9.自觉纪律教育。10.健康心理教育。上述内容相互联系,彼此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不可偏废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需要强劲的实力,需要合理的秩序,需要健康的心理,因此,一度时期相对薄弱的生存竞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健康心理教育应受到应有重视。 二、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枯竭,电影、电视、电脑、电话、书刊等加速了信息的传递,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这一切,致使单调空洞的灌输说教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失去了往日的效应,而须代之以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常见的活动形式有: 1.传统型。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往往会形成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如军训、升旗、校运会、夏令营、校庆纪念日、校园文化周、文明礼貌月以及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文娱汇演等,此外还包括在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办的有关活动。 2.系列型。在德育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开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系列活动,可以举办与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关的征文、演讲、读书竞赛、图片展览、影视展评、实地寻访等活动。 3.阵地型。从广义上讲,学校(尤其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从狭义上讲,学校里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中学生党校、中学生团校等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鉴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众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建设好并坚守住这些德育阵地。 4.社团型。目前,不少学校成立了诸如学生会、文学社、艺术团、联谊会、集邮协会、学生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社团。学生们踊跃参与这些社团的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5.实践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神州大地已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深入农村、工厂、商店、机关进行社会调查,呼吸时代的新鲜空气,领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对有关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也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配合型。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既有常规性工作,也会遇到一些季节性、零时性或者突击性工作。为了配合这些工作,我们也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街头宣传、向“希望工程”以及困难学生“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捐物活动等。 三、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 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为了有效地贯彻这一精神,我们应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具体说来,要落实三个结合: 1.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我国中小学有专门的政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常识。上好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奠基工程。但是,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其他各门学科在传授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培养本学科相关能力的同时,也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德育的重任。 2.德育机构与其他机构相结合。在一般中小学里,常见的德育职能机构有政教处、团委会、少先大队等,这些机构在校长室、党委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但是,光靠这些部门仍是不够的。其他各个部门——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年级组等也都应该自觉担负起德育的义务。只有以校长室、党委会(总支)为龙头,以政教处、团委会等职能部门为骨干,以其他处室、部门、全体教职员工为辅翼,上下齐同,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形成氛围,学校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囿于学校这块狭小的天地中,否则会与迅猛发展的改革形势形成巨大的反差。现实的生活十分火热,户外的空气也格外新鲜,我们应该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将德育的阵地拓展延伸到广阔的世界。一方面,我们可以牵头成立社区教育董事会或“三结合”教育委员会,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协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适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