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0)11-0126-04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1],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随后延续并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以对话主义为代表的马丁·布伯和提出交往行为理论的哈贝马斯等人补充并完善了主体间性理论。他们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单主体说,可以是双主体或多主体,同时也超越了双主体学说[2]。20世纪90年代,主体间性成为我国哲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主体间性研究在我国哲学领域的升温,自2002年开始,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突破,形成了一些成果。主体间性哲学的崛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模式。 我国学者张耀灿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3]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共同存在、相互依赖的主体,教育资料则作为双方共同的客体,表现为:主体(教师)——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学生)的模式。教育者不再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受教育者也不再是完全服从和依赖,双方通过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从而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根据受教育者在接收信息中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教育者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的关系,消除主体间的矛盾,构建一个交互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增强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充分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人意识,实现从认知、情感到信念的飞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新媒体给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是教育者有意识采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提出的各种要求,根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具体的传播行为和媒介有目的地实施传递和影响,以期促进大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以在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的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博客(Blog)、播客(Podca)、维客(Wiki)、手机短信、飞信、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电视(Web TV)、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网上交易、简易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新兴的媒介手段,用新的方式在高校师生中传播信息、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和崭新的领域。 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强(新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覆盖面广(据2009年7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包括宽带网民和手机上网网民)为1.75亿人,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51.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四成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0月公布的《通信业运行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7.1亿户[4])、内容丰富(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的眼界,改变了人的思想,大大丰富了人的生活)、便捷(一台电脑只要能上网,使用者便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手机更是容易携带)、双向互动(使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快捷、更深入。受众可以通过电子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帖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看法,传播者则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实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隐性的教育方式(新媒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传播大量的、正确的信息来进行的。在丰富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等特点,因此,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为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必要条件。具体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