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0)07-0060-05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景观。时代和环境的复杂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青年大学生,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交流、交融和交锋的环境中出现新的转型。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新变化。 (一)在交流中价值观趋于理性 从某一价值尺度看,思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深刻和肤浅之别。不管何种思想,唯有具备自由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才有可能得到丰富、深化或修正。调查表明:教育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多的应是合作者,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在“我更欣赏的教育者”这一问题中,32%的学生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8%的学生认为是“教育的主体,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而有55%的学生认为是“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倾向突出,总体上存在追求自我需要的满足,这成为许多学生价值观的基点。个性化为平等的交流拓宽了空间,而这种自我需要的满足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个人主义”,它表现为在自我基础上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调整,他们清楚地意识到GDP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青年大学生更多的是把社会当成实现自身目标和大展身手的客观环境。对于追求学业的目的,青年学生不只视之为为社会作贡献,同时视之为自我发展的一种长期投资。从一定意义上讲,价值观可以具体化为人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基本判断和倾向。调查表明:这一代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如赞赏民主、科学、和谐、公正,反对封建、愚昧、腐败、特权,他们同意“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证’”。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造假、国家助学贷款赖账等不良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反对;他们对“网络通缉令”、“网络悬赏令”、“网络追杀”等“人肉搜索”的非理性网络暴力语言能够“一分为N”地看待;他们也能正确看待竞争,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一切表明,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是明确的,能够以理性的、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并以之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在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出现了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有一个温暖家”或“事业成功”摆在第一位的普遍现象,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意识的加强,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倾向得以凸显。青年大学生比较注重自我内心的心理体验,崇尚个性和自由,我行我素,回归内心的心态比较明显,这个特点直接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的内向性倾向,信息时代数字和网络文化的流行,更加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特点。 (二)价值观的交融与兼容 这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期正是我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社会宏观层面的价值观急剧变迁,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和渗透是深刻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地域分化和群体分化非常明显。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否认单一的价值标准,他们虽然肯定主流宣传的榜样、典型的合理性,但并不是都将之作为认识的唯一楷模。大学生身上既存在着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较为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也有明显的差别,群体差异性较大。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很大差别。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适应,但有时也存在程度不同的价值混乱,主导的价值观与一些低级庸俗、非理性、甚至腐朽的价值观相互交织。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常常一方面认为民族振兴,匹夫有责,另一方面又难以绕过金钱和私利;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反感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又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因此,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兼容的心态,这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三)价值观的交锋与调和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过多次交锋。1954:追问幸福。1960:革命青年的理想生活。1980:越走越窄的人生之路。1989:丢失的草帽。2000:昨天的理想。特别是20世纪末在人生价值观的交锋中出现由意义探寻向情感抒发的转变,即以前是追问人生,现在是感受人生;以前是寻求一种标准,现在是传达一种情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大学生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逐渐转变为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并力图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联系起来。大学生也比较重视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同等重要。虽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实用性价值观还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值得警惕的是对各种物欲的顶礼膜拜,已经逐渐渗透在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中。价值观念作为对价值意识的积淀,往往成为意识中深层的心理结构,从而升华为信仰。信仰以浓缩的形式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反映着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念。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一个社会也不能没有信仰。重建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转型期间重建信仰联系了起来。“如果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成为社会思想的共识,是从量的方面来理解其与国民的结合程度;那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地转化为社会信仰,则是从质的方面来理解其与国民的结合程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