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80后”现象备受关注和争议。目前,“80后”青年已经基本完成大学阶段教育,他们或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在近年来的一系列国内外重大事件中,“80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证明了他们是敢担当、能担当的一代。随着1990年之后出生的大学生成规模地跨入高校门槛,“90后”开始背负更多的社会质疑和期待。 2008年,可以说是“90后”大学生的入学元年。就笔者所在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来讲,2008级的本科生中,1990年之后出生的比例占到56.9%,而刚刚入校的2009级本科生中,1990年之后出生的学生则占到了97.6%。大学生群体正在开始进入“90后”为主体的时代。关注“90后”大学生群体,研究与“90后”相关的青年现象,无疑对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和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代际差异与青年工作 青年是社会变迁的先锋和社会进步的代表,社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也常常是上下代之间文化冲突的过程,而正是这种代与代之间的时代差异和文化碰撞促成了社会的进步。代际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不同代人的集体体验与记忆不同,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体验比成年后的经验对人生有着更强的影响。所以,在宏观层面,对青年现象的研究首先表现为对代际问题的研究,对“90后”大学生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相关代际文化的分析。 1.“90后”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结果 代际文化的阶段性差异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阶段性协同的。传统代际时间间隔是20~25年,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带来了代际划分从“代”到“后”的变化,其背后隐含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内在规律性与阶段性。“90后”与“80后”均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但不同的是,“9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年代,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因此,“90后”青年的“标签”也是对他们所出生与成长的时代特征的一种反映。 2.“90后”现象也是当前世界性的青年代际特征的表现 即使各国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青年问题的构成要素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却是具有一致性的。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将“教育、就业、饥饿与贫穷、健康、环境”等10个方面确立为优先处理的行动领域。到了2003年,当上世纪90年代早期出生的人逐渐步入青少年的时候,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又将各国优先应对的问题的范围拓展到“全球化、信息和通信技术、艾滋病、防止冲突、代际关系”等5个方面。这一拓展表明,全球化、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代际关系冲突将成为“90后”大学生引导和教育工作中无法回避的因素,这也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之前大学生的重要特征。 二、影响“90后”大学生文化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 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首先需要分析“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征对社会具有全局的影响,并对“90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熟有着重要影响。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点: 1.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因素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1993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以及市场中的个体行为模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人格特征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消费模式对传统计划权威的挑战,影响着“90后”青年的价值取向。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是“90后”集体记忆中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说“80后”还有着计划经济的某些记忆的话,“90后”则完全成长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阶段。因较少受到物质匮乏等困境的影响,社会秩序不再过多依靠短缺经济下的权威原则和计划手段来维系,而更多地通过协商和情感信任来维系。这一方面有利于“90后”大学生融入更为成熟完善的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倾向于淡化国家计划取向的约束,倾向于物质化的生活。 其次,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市场主体的逐利行为使得“90后”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市场经济自身并无法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人们需要对市场行为结果的潜在失败承担责任,这使得人们的生存体验发生改变和“90后”青年更加善于自主选择,但也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另外,限于市场的逐利行为使青年被动适应短期市场供求而失去思考长远社会定位的能动性。数据表明,当前中学生的择业观表现出了“从商”、“重商”的强烈愿望,而对于“科研”、“服务”、“工人”等职业的期望值均在2.2%之下。这都是对“90后”大学生教育引导中所应重视的问题。 2.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因素 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也是“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代特征。1994年,互联网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社会,1998年之后,中国网民数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和成年人相比,相当一部分“90后”在童年就开始了网络生活。 首先,网络技术使得“90后”青年个性更加独立有主见,更加注重独立思考与独立选择,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和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改变了传统教育媒介的垄断性,每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见解。这一方面使人们成为创造性的传播主体,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和思想的多元化也对传统权威造成挑战。所以,网络使“90后”成长中的媒介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