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定势是指人对社会价值的意识状态,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因此,实施教育,要研究社会定势,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益。 一、针对社会定势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特点,实施教育须在把好“脉”上下功夫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长期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更确切地讲,是受家庭环境、小群体环境、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个影响从不稳定到相对稳定,最后形成人对社会的定势。其表现有积极与消极两种状态。具有消极定势的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其行为表现并不全是思想认识的结果,它还受到社会法律、伦理道德等行为准则的支配。这说明人的思想具有隐蔽性。如果实施教育仅根据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是不够的,而应深入下去,在把好“脉”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弄清人的社会定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以此为依据,顺藤摸瓜,更进一步弄清人的不同的社会定势是受制于哪种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比如消极定势的形成,是政治环境因素中腐败现象的影响,还是个别领导用人不公、民主作风不够引起的;是受市场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是受文化环境的冲击等等。只有沉下去,把好“脉”,才能为我们对症下药提供第一手可信的资料。 二、针对社会定势受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实施教育须在抓好“转化”上下功夫 教育就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消极定势,使其向积极定势转化,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积极社会定势。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好三个针对。 (一)针对引起社会定势改变的核心问题找突破口。社会定势是人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这些活动中,最易引起人们改变社会定势的是人的动机和目的改变。由此突破口应选在“动机”上。而动机是由外界压力、内部动力和目标引力这三种力的复杂组合。外界压力如领导亲友的期望等对人的动机具有鞭策作用,目标引力如优厚的生活待遇等对人的动机具有激励作用,而内部动力如迫切的需要、追求真理等对人的动机具有决定作用。所以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在正确地引导人的动机的内部动力上,针对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根本性问题,展开教育和引导。 (二)针对不同社会定势的特征,在方法上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青年人社会定势的形成,总的来说是受同一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具有群体定势的一致性。但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时,又表现出该个体异于群体而独立客观存在的个性特征。因此,教育既要解决带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又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解决特殊性问题。这就要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搞“一刀切”,“全锅端”,应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学会“弹钢琴”。 (三)针对社会定势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特点,注重用环境去教育。社会定势的产生,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这说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育的角色,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教育着人。这种环境教育可以分为政治环境教育,经济环境教育,文化环境教育,以及法律、军事等诸多环境教育。其不同环境的正负效应决定着社会定势的积极与消极。为此,应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为确保教育向实践的客观转化,须在追踪调查、信息 反馈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重视教育后的追踪调查。因为教育只是一次理论上的导向,认识和实践才是教育效益的真正转化。缺少对教育后的追踪调查,信息无法反馈,不但不能为下一次教育提供依据,而且不能及时掌握通过教育人的社会定势改变的情况。受教育者在当时教育的激情下会不断调节其消极社会定势,在行为表现上符合社会道德、伦理、法律等准则,可时间稍长,易“回归”到原有的社会定势状态之中。因此,要通过反复教育,使其新的社会定势稳固。考察教育效益,也应重点考察教育后一段时间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