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24(2008)04-0080-04 人生境界就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2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和实现对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人生境界的品格特征 人生境界作为人的生活的一种精神状态,之所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缘起于人生境界所具有的内在品格特征,这些品格特征使人生境界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1.1 自由性品格。境界所透显出来的精神状态,最为自由。境界的自由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表现于它的开放性。不同的实践主体都可以从人的存在中体验到、感悟到不同的人生意义,不存在有的人有体验,有的人没有体验这样的状况,只不过是体验的多少罢了,从而使人的境界在现实中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二是表现于它的创造性。境界无疑是最具创造性的,境界本身就是创造的产物,而对境界的欣赏又给了欣赏者很大的创造自由,因而面对同样的实践对象,不同的主体所产生的真善美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1.2 超越性品格。人生境界既是一个科学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科学范畴,它反映了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人类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丰富人生的共同任务和追求,这一任务和追求和人类的存在共始终。作为历史范畴的人生境界,在内容上总会打上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意味着人生境界的有限性或非圆满性。人生不会停留在现实性的层面上,而总是把实现精神的自由作为人的理想境界,因而为人生境界的超越提供了可能。 1.3 正义性品格。生活在关系中的社会人,如何解决矛盾,将体现出一个主体所内含的境界性质与境界层次。当主体处于正境界或一个很高尚的境界层次时,他就能自由地化矛盾为动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当他处于负境界或在低层次境界时,就会被动地去适应矛盾或回避矛盾,因而也无法促进自身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超越负境界或低层次境界,自动地调适自身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就在于人的境界具有正义的品格,正义品格使人的存在总能校正偏差。 1.4 实践性品格。人生境界不是先验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境界的实践性表现在境界的变动性上,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高层次境界对低层次境界的超越;二是高层次境界逆转为低层次境界。这主要是因为在人的实践中,主客体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当人类更多地注重主体的利益时,功利境界可能占优;当人类更多地注重客体的利益时,道德境界可能占优。但随着实践的不断进步,人生境界总体上趋向于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境界逐步升华。 1.5 批判性品格。人生理想境界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艰难的选择、判断、内化的践履过程。由于主体的主观能力与客观情境的交织影响,在社会生活中生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2种或几种思想理论比较其优越性,只能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它们能够解释更多的东西;二是它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检验,而这种检验是指“可以用我们的全部知识和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诘难,特别是根据为了批判理论而设计的观察或经验检验,对它们进行更充分和属于批判的讨论”[1]。也就是说,批判是达到思想理论正确性的手段,也是检验不同思想理论孰优孰劣的标准,批判精神为人生境界的建构提供一个孰优孰劣的价值选择。 1.6 意识形态性。人生境界可以超越意识形态,但这并不代表人生境界没有意识形态性。作为主体的对自身价值与意义实现的一种体验状态,它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主体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制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存在于一定社会中的人生境界,总是会受到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只有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人生境界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并被认为是正确的、高尚的人生境界。因而在阶级社会,主体所具有的人生境界难免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所尊崇的就是共产主义的人生境界。 2 人生境界具有丰富、完善与超越人性内涵的价值 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性的演变既有自觉的创造性一面,又有盲目的破坏性一面,因而体现人性品质的境界,在实践关系中也表现出自觉与非自觉的、正面与负面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崇高与低俗的多样性存在。人们所经历的不同关系的生活实践越多,他们的人性结构就越复杂。人性的演化相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具有被动性、受制约性的一面,而人性相对于人的心理的变化又具有主动性、决定性的一面。人性的内涵决定着人生境界的本质,同样,人生境界对人性内涵的价值实现也具有能动作用。 2.1 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使人性内涵不断被丰富。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不仅包含着认识之真,同时也包含着实践之真,也就是说,人不仅在思想上要达到认识的正确性,而且在实践中还必须遵守这种真理性的认识。也就是人们应“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2]而“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所以人的求真性总是表现着一个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在人类伊始,物我不分,人与自然自发地原始地统一在一起,因而构成了一种原始的“天人合一”人性观。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类总是希望从自然界的诸多限制中解脱出来,希望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恩赐,从而满足自身生命本性的需要。至此,物我分离,人猿相楫别,人性超越了物性的内涵,人类开始注重自然生命的境界,那种原始的“天人合一”人性观被中世纪的“神人合一”的人性观超越。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已把人类的思想训练到能够理解以前几世纪中有教养的人所不能理解的逻辑关系”[3]。科学的进步把人由过去对“自然与神”的崇拜变为现在对“人自身”的崇拜,因而人性的价值被归结为“个体的存在”。而“个体的存在性”推崇在现代社会却导致了人类的生态危机,科学的数字化、概念化与逻辑化不能解决人性的精神层次问题,即人性的精神需要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思“存在先于本质”的人性观,克服脱离人的社会属性而抽象地评价人性的价值。因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类间的相互依属关系是很广泛的,所以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也很难是完全孤立的;人在行事时总要参照别人的行动。”[4]90人类应在一种认识与改造世界实践关系中去理解人性的价值,实现人性的价值,因而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性是社会的实践的。当人生境界的求真维度在从“经验之真”到“科学之真”再到“哲学之真”的不断发展中,也使人性价值的内涵得以不断地被丰富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