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7)04-0179-06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关系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先后有一些思索,其代表性的成果是四篇论文。①至今,我们思绪未断,以下接续思索三个问题。 一、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辩证路径来把握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我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全党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浪叠起并卓有成效之际,是否可以忘却或忽视此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运行轨迹与路径把握的问题之域是什么,有必要就这个问题,从党的重要文献视野做些文本上的纵向梳理,以便明晰运行轨迹并辩证把握其路径。 这一回眸的历史起点是改革开放之初,逻辑起点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都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1](p25)这是党中央对一个带有战略价值问题的定位,也就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二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定位。当时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分别作了规定或定位,其内容就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两个基本方面;其地位就是把它看作“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指明“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作用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2](p26-27) 四年之后的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亦称中共关于精神文明的第一个决议),这个决议在“两个文明”用语之前终止了两个“高度”用语,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取代了此前“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作了调整,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此前两个基本方面内容的排列顺序上作了调整,对此前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精简为“思想道德”,去掉了“政治”这一内容(后来党的十六大报告则将此提升为“政治文明”),[3](p1174-1176)学理逻辑更清。这个决议还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强调其“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其二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作用上,更具体地指明能“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等等。[3](p1173-1174) 十年之后的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亦称中共关于精神文明的第二个决议),这个决议是中共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做出的,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对此前十几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作了总结,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作了分析;其二是“鉴于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中央已有全面部署,本次全会主要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作出如下决议。”[4](p132-133)决议表明,中央对原初设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不是做出调整与减容,而是在部署上有分列,其先是对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已有全面部署,其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重要内容的专门部署,这次是把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重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加以突出,而且对其战略地位与作用的价值定位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即使用了“重大战略”这个用语)、“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即使用了“更加突出”这个用语)、“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即使用了“极其关注”这个用语)[4](p132-133) 再过十年之后的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做出的这个决定广涉世情与国情、党情与民情,有着十分广阔而又复杂的背景。这是中共关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专门决定,决定的第五个部分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5](p660-661)这是中共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其地位与作用的价值定位。在这里,是把“思想道德”定位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这是属于精神基础,但又将其同“文化”内在联系起来,就是将“思想道德”同“文化”的一个方面即“和谐文化”内在联系起来,而且将它们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提法新视阈,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个新的决定转换式地称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在进一步规定其基本内容时依然是从“思想道德”取向,即指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p661)这里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属思想建设内容,“荣辱观”属道德建设内容。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具有强烈针对党内外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精神价值特别是价值观冲击而发的,是适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抑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内容的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内容。值得特别提醒的是,正是这个决定明确地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5](p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