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7-0024-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①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从2006级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05”课程方案,随着课程新方案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产生了对课程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的问题,比如教材评价问题、教学评价问题、成绩考核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含着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因而不仅需要在经验的层面上去讨论和回答,而且需要在理论的层面上去研究和解答。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有历史、现实、理论等多重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开展研究是一项基础工程。这就是说,必须通过总结课程评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课程评价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从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演进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发展历史,应当着眼于课程评价本身发展变化中的一些重大的、标志性的事件或现象。据此,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起步阶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得以迅速建立和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也就得以初步形成和逐步开展,特别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开始实现规范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课程评价实践。当时,评定学习成绩采用的标准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具体问题。后来,建国前夕解放区的高校也开展了一定的课程评价活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国后高校课程评价逐步制度化、规范化。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指出:“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定学生成绩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标准,由教员负责评定,同学们可漫谈讨论,提供意见,不要一般地采取民主评定的方式。”②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建立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评分出现了重死记与背诵、轻理解与运用的不合理现象。1956年8月,高等教育部对此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正确的考试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教师要注意测验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原理的能力,要根据这种正确的考试结果来评定成绩。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结合学生平时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来评分,是不恰当的。学生中的思想意识和作风上的问题,应在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以解决。③ 上述文件精神确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制定了正确的评价标准,从而推动了学习成绩评价的发展。但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根据高等教育部所作出的规定,当时的考试原则上采取的都是口试的方式,口试及其追问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简易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试题量偏少、主观性强等明显的缺陷,后来的课程评价必须对此加以回应。 第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年),这是课程评价的曲折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逐步正规化、定型化,但也有一些曲折。与此相应,课程评价虽然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思想品德的鉴定在曲折中发展较快。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高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开展了相应的课程评价。这时的课程评价依然集中于学生评价这一范围,一开始学生成绩评定和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混在一起,后来二者逐步分离。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必须改变政治教育中脱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脱离具体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意课内学习的成绩。④ 1959年以后,教育大革命的高潮过去,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逐步恢复,经过1961年的调整还有所发展。这时的课程评价在坚持评定和鉴定分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定性的鉴定,评定则逐步表现出“左”的倾向。1961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1961—1962年度上学期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安排的几点意见》⑤,规定考试应根据试卷评分。试题要求做到既能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测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应该另作鉴定。鉴定每年一次。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下发《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⑥,指出今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应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国内外阶级斗争和自己的思想改造,坚决反对背诵条文。考试前应当把试题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准备。也可以由学生自选题目,写学习心得、思想小结,代替考试。从此以后,课程评价进一步向“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