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主渠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学校的重视,“德育首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现象一直非常突出,并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学术界以及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尽管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对学校德育价值认识的片面性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因素。在现实中,学校德育常常被人们作为维护学校稳定、统一学生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来看(当然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其社会层面的实际效用性或者说对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本身内在所具有的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学生的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价值重视不够。正因为如此,学校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常常流于一种较为表面的工具理性层面,在许多时候,德育成了一种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外在灌输,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人生、建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德育应有的深刻的终极性的价值与意义被忽视了,从而使学校德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式都很难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难以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强烈共鸣,导致实际收效不理想。 事实上,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校德育,它本身就应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内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价值。所谓人文关怀价值,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的高度概括。学校德育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精神主旨的指导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人文关怀应成为其本质特征,人文关怀价值应成为其核心价值。然而,当前青少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理想信念失落、价值观念模糊、行为方式迷茫、精神支柱倒塌的现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缺失。如何进一步确立学校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建构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学校德育目标,是新时期学校德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一 我们说学校德育内涵着人文关怀价值,是从应然的角度提出的,但应然不等于实然。目前现实的学校德育还缺乏人文关怀,既没有充分认识到更没有有效地开发出其人文关怀价值。应然与实然矛盾的根源之一是对学校德育的价值定位上存在着某种误区。为了充分认识和开掘学校德育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德育的价值定位。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个关系范畴,它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以客观事物对人需要的满足程度来衡量。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在学校德育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学校德育的实践活动,主体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个体的人)及其身处其中的社会(由个体人组成的社会)。因此,学校德育的价值即其实践活动满足青少年学生和社会需要的有用性或效应,是作为客体的学校德育活动同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学校德育的现实效应及终极目标的实现状况,往往取决于人,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对于学校德育内涵、功能的认识,对学校德育价值定位的思考。 我国传统德育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教育和政治文化。而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以儒家为主流,是一个融政治与伦理于一体,把个人道德与政治忠诚相联系的文化体系。“仁”是儒家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德育的最高目的。但是应该看到,“仁”并不对孤立的个人产生意义,“仁”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正如孔子所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它注重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人,把个人完全置于群体和社会之中,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是外在的,只有当他作为实现社会利益的工具时才有价值。因此,儒家德育只重视社会人的培养,而不强调“个人价值”、“独立人格”等,是典型的社会中心价值论。 传统学校德育由于其深远的中国文化渊源和特殊的政治背景,其价值定位往往只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人们对学校德育价值的认识也更多地局限于其社会价值方面。由于人的认识局限和社会发展局限,长期以来人们在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常常只见“社会”不见“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名义下,只是抽象地谈论社会、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律”(注:李秀林:《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单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产物的观点,而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在对学校德育的认识上习惯于只强调其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其服务于人本身的个体价值,容易忽视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以至于人们对德育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德育对于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与自身的需要、成长、发展无关;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被强加的政治义务;加强学校德育,只是社会的需要,是党和政府、学校领导的事情,与青少年学生的切身利益无关。而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重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忽视其个体功能发挥的倾向也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