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7)01-0026-0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八荣八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目标和内容构建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浓郁氛围中成长、成才,随时感觉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和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连、取向一致,并且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一、“八荣八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不少类似“5<2”不等式的说法,说什么“学校三年功,不及社会一阵风”、“学生在校学半天,不如哥们一支烟”,意思大抵是学生在学校5天内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如双休日内社会和家庭对其产生的影响大。这些说法虽然言过其实,但也形象地说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不高,没有让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产生对不良倾向的“免疫力”、没有形成对错误思想的“防火墙”。这个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不够所致。通俗地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没有真正入心入脑,而这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瓶颈”之所在。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概括,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涵义和基本内容。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不仅坚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而且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八荣八耻”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加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突破了传统文化中只是把荣辱观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 就“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而言,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以来的教育,仍有一些人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惑和迷茫,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不清呢?为什么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落后、错误的荣辱观还占据着许多人的头脑,并且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什么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地方还有所抬头呢?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对弄虚作假、欺诈作弊、背信弃义、亵渎美好等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这些是非不辨、美丑不分、荣辱不清的现象不仅在社会上存在,在高校师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具体表现在: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学术抄袭屡见不鲜;部分学生为了就业,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美化自我,甚至填报虚假学历和简历;骗贷逃贷、恶意拖欠学费、随意违约等信用意识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同学间恶意报复、盗窃他人财物、学术剽窃行为、因心理疾病而轻生;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影响极大。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校园里出现这样不和谐的现象值得深思。这些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是浮在表面,没有深入,还不足以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荣辱观教育方面的基本内容虽然进了教材,也进了课堂,但没有进入学生头脑,更不要说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生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寻找到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同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的结合点。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也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整体、严格自律的优秀道德特征,也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遵纪守法等人类普适的基本价值。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则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由此可见,“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不仅提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符合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因此,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本质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和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 1.“八荣八耻”包含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统一的公民意识 “八荣八耻”涉及的国家意识、人民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社会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和奋斗意识,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同时也承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而包含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既满足了他们那种大丈夫为追求社会进步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豪迈气概和远大抱负,也符合他们通过修身、正心、诚意之自我超越的“内圣”功夫,为自我建构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逐步完善自我人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