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55(2007)05-0149-03 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复杂化,大学生的生命观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而审美教育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人格完善、情感教育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 蔡元培先生首倡“以美育代宗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在1912年发表了《我之新教育观》,可以看出,他把美育放到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现阶段,高校的审美教育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化,加之大学生受到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教育者在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缘何变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这是摆在高校教育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治本高于治标,关键在于主体的人格完善、情感塑造、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可以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统审美教育观,重视美育和德育的紧密联系,实践美学提出的“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观点,便是这种美育观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高校重审美实践、审美理想,但往往忽视了审美文化的建构和积淀。审美文化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主要涉及社会美、艺术美等,重视审美文化的养成,可以深刻地挖掘有意义的审美文化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良好的心志、健康的人格养成。 审美的主体是人,主体的状态直接决定了审美的状态。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直接对应主体的心灵。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就有什么样的客观世界。因此,在审美实践中,主体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审美主体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作为大学生,他们的审美活动受着两个方面的制约:外部的客观世界和内部的心灵世界。如果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是和谐的,那么主体(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乐观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反之,则是萎靡的、盲目的、悲观的,甚至是不思进取的。 审美主体和客体,是审美教育的二重性。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关联、互动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同时也促进了主体的完善,而客体的复杂性也给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和智育、德育区别明显,智育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手段,它离不开抽象、概括;德育主要传播伦理道德观念,它注重理性说教;而美育则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对感的形象来感染人,触动人的情感以达到教育目的。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面临的客观环境(客体)是复杂的,比如,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等,到处都充满了压力。倘若主体(大学生)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就能很好提升主体的道德、情感、认知等水平;反之,就会产生悲观、逆反,甚至绝望的心理。可以看出,审美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并且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都有积极正确的意义。 归纳起来看,审美教育在高校显著的作用主要有三点:1.是德育的重要补充,它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也能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功利观、价值观。2.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它以美为追求的终极目标,真正认识人生、生命、社会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多数人树立正确的美学观。3.审美教育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美的事物是引发人向上的不竭的动力,感受了美,主体才不会消沉、低迷。 追溯中西教育史和美学史可知,古希腊的教育理论和美学理论强调对于完美的人性境界与完满的人格精神的培养。[1] 5完美的人性和完满的人格是构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更是注重人格的完善,孔孟、老庄、墨子等各家学派都渗透了这种观点。例如,儒家思想提到“修齐治平”,就是从人格完善角度阐发的;道家思想的“无为”,其实是“无为而无不为”,注重的是人的精神自足和完满。 传统的审美文化,旨在治本,它的功用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儒家、道家思想,孔子追求人格的尽善尽美、文质统一,是他一生的教育理念,《论语·宪问》中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老庄遵从自然之规律,“行不言之教”,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他提倡生活的“去物质化”,越简单越好。传统的审美文化,注重感化和教化,从人的根本之处着手,及至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的审美文化观也是肯定了“礼乐教化”的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忽视。特别是不少大学生对生命哲学、人生哲学几乎一无所知,在品格养成、人格完善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犯罪、自杀、他杀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多元文化的影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当今大学生接触了大量外来的文化和观念。大学生群体,往往对现实缺乏判断能力,良莠不分,造成了价值观的错乱。例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第二,高校人文精神的缺失。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人文精神的建设滞后。学校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把学生当作了产品,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对于人文的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往往认为科技大于人文;对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接触很少,更谈不上有深入的思考。 第三,学生面临的现实压力逐渐加大。高校逐年扩招,学生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都增加了不少。有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失去了“象牙塔”学子的骄傲和自豪,常感悲观和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