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6)12—0011—04 20世纪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后发现代化国家能否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对国民精神动力做“合目的性”整合,并取得成功,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高度关注,而且指明了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目的性”方向,内涵深刻,价值重大。贯彻和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和要求,必将使我国国民精神动力结构更加完善,使我国国民精神动力开发方式更加科学,使我国国民精神动力更加和谐与强大。 一、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国民精神动力整合是一种国家公共管理行为,是国家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挑战,立足于本国公共管理实践而采取的国民精神动力调节或建构行为。它具有应对性功能、主导性功能、凝聚性功能和集中性功能。 国民精神动力需要整合,这是人类文明的普遍规律。原发的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精神动力总是分散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只有将全社会的精神动力整合起来、凝聚起来、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的精神动力完全处于混乱、混沌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无数精彩整合的范例,我国尤其善于国民精神动力整合。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所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都是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典范。 精神动力整合必须坚持合理性。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理性,是指国民精神动力整合适应人与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凡适应人与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整合,即为合理性的整合;凡不适应或违背人与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整合,即为不合理性的整合。由于人性具有“二重性”(即“多重的二重性”,如主体性与客体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独立性与依赖性、欲望与理性、情感与理智、主动性与被动性等),使人的精神和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二重性(即“多重的二重性”),经常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摇摆。所谓“合目的性”指人的行为合于“以人为本”、“人是目的”的人类文明原则。它要求人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完善、幸福和走向自由,它一般表现为价值“应当”。所谓“合规律性”指人的方法手段合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它要求人的一切行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一般表现为“是”(即主观和行为符合客观)。五千年来,无论是个人的原发行为,还是群体(家庭、群体、社会、国家)的原发行为,往往总是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摇摆,发生矛盾、冲突、对立和倾斜。经常出现的是“合目的性”的行为不一定“合规律性”,“合规律性”的行为不一定“合目的性”,甚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都不具备,造成人与社会良好秩序的破坏和发展的停滞。因而,社会经常需要做精神动力整合,使“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实现统一(相对性的)。坚持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理性,就是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统一(相对的)的国民精神动力整合。这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都不能违背的规律。 今天,从全社会来看,中国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基本倾向是需要做“合目的性”整合,即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理性”表现为“合目的性”。在一定条件下,国民精神动力的状态是具体的,国民精神动力的整合也必须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理性既可能表现为“合目的性”整合,也可能表现为“合规律性”整合,还可能表现为“合目的性”整合与“合规律性”整合结合进行或交互进行。国民精神动力的具体状态是确定国民精神动力整合合理性的主要依据。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的重要国策,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和平崛起”、“环境友好型社会”、“惩治腐败”、解决“三农问题”、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八荣八耻”等,都是在对国民精神动力做坚定的“合目的性”整合。这是必然的、必须的。 第一,从世界现代化的规律看,“二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觉醒,急切实现现代化,形成世界性潮流。此即“后发现代化”。现代化基本是一个由“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是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转变,即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转变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且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调动人的潜能更加充分、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失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价值观念对立、公共管理失范,甚至社会混乱等现象。特别是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一指标后,社会现代化进入了事端多发的“危险期”。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可能陷入矛盾、冲突、混乱,甚至出现动乱,就会走向现代化目标的反面。这些现象的本质是违背了“以人为本”、“人是目的”的理性原则。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对国民精神动力和制度建构做“合目的性”整合,使国民精神动力全面均衡发展。 第二,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看,人的发展表现为依次衔接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依附人格”阶段、“独立人格”阶段、“自由人格”阶段。第一阶段为“依附人格”阶段。与“依附人格”对应的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依附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第二阶段是“独立人格”阶段。“独立人格”对应的是工业社会。“独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但是,又陷入了另一种“依附”关系,即对物的“依附”。第三阶段为“自由人格”阶段。“自由人格”对应的是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人们彻底摆脱了对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全面占有属人的本质。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由农耕社会和自然经济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转变,人格处在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转变过程中。人们对人的“依附”关系逐步淡化,而对物的“依附”关系与日俱增,甚至在有些人那里,金钱和物成为“目的”,而人成为“工具”和“手段”,物有“格”而人无“格”,人的本质发生“异化”。在整个“独立人格”阶段,人的原发的精神动力的基本倾向是对物的“依附”和“依赖”过于严重,脱离“以人为本”和“人是目的”的原则。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是目的”原则,运用“合目的性”整合国民的精神世界,以求得国民精神动力朝“自由人”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