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是教育者采取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环境里,除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文化宣传、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的,教育的痕迹不太明显,这种教育没有被列入计划,教育效果是不能预期的,受教育者也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哪一方面的教育。目前,隐性德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在学校普遍存在,且在高校德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隐性德育与高校德育观念的发展 1.树立长效性的育人观 隐性德育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也是十分深刻的。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品质。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的效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显现出来。我们应着眼于长远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思想教育,在解决表层问题的同时,还要注重那些既有长期作用,又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各种教育措施。另外,德育工作还要防止负效果的产生。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才能消除和预防德育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2.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育人观 德育工作的表率作用是隐性德育中的一种重要育人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不要言教,而是要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使教育者成为大学生们敬慕的对象和仿效的榜样,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方面。目前,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一些大学生一时难以辨清良莠,教育者的身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3.树立全员育人观 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学生知识层次的提高与道德的培养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隐性德育的特点也表明了这种相关性。这决定了高校要摒弃那种将知识传授、思想锻炼、道德培养三者相分离的教育观念,实现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真正树立起教学、管理、后勤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意识,把育人寓于一流教学、优质服务和严格管理之中,切实营造起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隐性德育与高校德育内容的发展 隐性德育在内容上可克服教育内容单一化、简单化的弊病,使高校德育在内容上有新的发展: 1.内容的多样性。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有着明显的德育信息,如政治理念、文化传统、思想成果、革命传统、典型人物等都有着明显的教育特点。而隐性德育的教育内容则十分丰富,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教学过程,可以是文化活动等,凡是能承载德育信息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内容。这就使高校德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 2.内容的生动性。隐性德育由于其方法上的多样性,使其内容存在的方式具有极其生动的一面。可以是风景画,可以是文艺节目,可以是名胜古迹,也可以是大好河山,内容生动,引人入胜,使学生在享受自然美、艺术美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受到感染,得到启迪,从而提升品格。 3.内容规范的微观性。与政治规范主要调控社会的宏观构架不同,道德规范主要奠定社会宏观构架运行的微观基础。道德规范体系所调节的关系由个人与个人的私人关系作为起点,一直扩展到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阶级与阶级以及民族、国家以至人类社会,广泛渗透于人类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各个方面。但是,这种调节又是基础性的和微观性的,相当于社会宏观构架的稳压器和黏合剂。因此,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相比较,政治教育是决定性的,思想教育是先导性的,而道德教育是基础性的。 4.内容功能的非强制性。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具有非强制性。道德规范虽然对社会生活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但主要以自律为主。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规范体系开始是依赖于社会习俗、社会舆论而发挥作用,后来也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但随着人的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些规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最终要依赖人民的内心信念。因此,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和要求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觉和自律。 三、隐性德育与高校德育方法的改革 1.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又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教育者的指导。教育者在德育的过程中,担负着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人和组织德育工作的任务,因此处于主导的地位。同时,受教育者是否接受教育,则取决于受教育者能否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这里,需要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结合起来。 2.教育与管理的结合。教育方式与管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是互相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的。它们互为条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时,伴之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从宏观意义上说,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就是体现了教育与管理的结合。 3.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结合。家庭教育有着血缘关系、经济关系、亲情关系的汇合的背景;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是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大课堂;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三个方面的教育是并列的、互相联系的,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只要目标一致,要求相同,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