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6号文件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突出实效。德育的根本魅力,在于它的真理性、益人性和审美性。创造德育的实效,就要把德育当作科学事业、人文事业、艺术事业,实施科学德育、人文德育、艺术德育,由此勾画新的思路,营建新的氛围,行用新的方法。 一、使德育成为求真务实的科学事业 把德育当作一项科学事业,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使命决定的。大学教育不仅要通过科学的专业培养,造就大学生适应社会分工需要的职业本领,更要通过科学的德育工作,塑造大学生适应社会合作要求的人格本领,使之成长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等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决不亚于学科进取、教学改革、科研发展、管理优化和校园建设的重要工作。 德育是求真务实的科学事业,正如是科学就有能力把客观对象的原本面貌变为人们头脑的知识形态一样,德育求真务实的科学性应该体现为既能生动反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真理性,又能能动展现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说服力。其真理性的意义在于,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准确地、能动地认识到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伦理情操、规范的行为规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在历史、现实、未来相联系之上的逻辑结论;其说服力的意义在于,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社会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自身人格健康成长的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地恪守和呵护。凸现德育的科学性,就要致力于加强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的建设。 德育作为科学事业首先应该是科学的理论事业,目的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理想引导人,用高尚的伦理完善人,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建设德育的科学理论体系,一是要致力于将德育涉及的根本的、原则的、全局的、长远的问题,变为大学生能够理解,善于把握的思想体系。二是要用客观的事实,充分的理由,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学理,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客观规律概括的历史和时代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指导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大学生未来肩负的社会重任以及符合这种角色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三是要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构筑科学的政治意识系统和道德意识系统,确立起将人生意义、社会规律、国家命运高度结合的精神境界。 德育作为科学事业还应该是科学的教育事业,这一事业具有强劲的沟通力、打动力、影响力,善于把言之有理的科学理论体系应用于言之有效的科学教育观念、体制、模式之中,实现书本上的理论学说向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的转化。建设德育的科学教育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深化德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将授业、传道、解惑相结合,定论和讨论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严谨性和生动性相结合,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使德育成为大学生由衷欢迎,喜闻乐见的重要教育内容。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德育工作是把德育当作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所谓科学态度,就是要用深厚的学术研究升华德育,用炽烈的职业热情投入德育,用高超的教育技巧胜任德育。 学术是德育的金牌资质,是德育全部科学性的主干根基,没有学术,就没有德育理论的真理性,没有德育教育的说服力。建设学术德育,就要使德育走学科发展的道路,通过打造学科平台,形成德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轨道,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夯实德育内涵的理论底蕴,通过汇聚学科队伍,造就德育创新和发展的稳定力量,从而保证德育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职业是德育的岗位认证,是德育科学性的户籍所在,不把德育作为高尚的职业,就会降低德育的重要性,降低德育的公信度。建设职业德育,就要高度重视德育的地位,尊重德育工作者的贡献,在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中,创造足够的政策空间,配置充分的教育资源,通过合理的管理规则广泛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具有应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责任是德育的社会保障,是德育科学性的防护堤坝,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高度责任,就会懈怠甚至伤害德育事业。建设责任德育,就要确立全员德育的意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教师,还是职员,都应该对德育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都要根据特定岗位的特点,承担特定的德育任务,发挥德育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全职司责、全域渗透、全程贯通的格局,全面增强德育事业的育人功效。 二、使德育成为以人为本的人文事业 把德育当作一项人文事业是德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德育无论作为一种学科还是作为一种工作,基本职责都是为了关心人、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致力于使人认同并融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圈层,使个人接受并切入群体关系和集体模式,提高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现实社会性,由此获得在社会关系中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资源和机会。德育的大学效应,就在于使大学生在这种认同、接受、提高过程中逐步成为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在高等学校,德育因此成为所有具体学科专业教育都必须且又都无法取代的重要教育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