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是引起、激发和驱使接受主体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简称教育主体)传授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把其内化为内在的主观意识,再由内在主观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最后作用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和自我意识[1]。接受主体动力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简称接受主体)是否有效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积极反映、选择、整合,使之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无论是对探讨接受主体动力的本质和功能,还是对探索激发和强化接受主体动力的实践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分类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由于遵循的分类原则和依据标准不同,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种类的划分也就各不相同。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五种[2],其中的一些分类方式虽然不同程度地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某些特征,但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入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分类问题。我们认为,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的要求与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由此而产生的接受主体动力是主要动力;接受主体自身发展要求与其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矛盾、接受图式与接受客体的矛盾和接受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次要矛盾,由此而产生的接受主体动力属于次要动力和辅助动力。 一、主要动力——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的要求与接受主体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 代表国家、民族利益的统治集团或先进阶级,必然要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人们提出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行的要求。一般而言,“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行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别和对立,几乎是普遍的”[3](P247)。由于“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P2)。人只有依赖社会才能获得独立,即“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因为有你存在和与你共处,我才是我”[5](P571)。因此,作为接受主体的个我,他要获得社会的认同,融入社会生活中去,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缩小和消灭自身思想品德与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差别与对立,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的轨道,从而实现个我的社会化。显然,接受主体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行与社会发展对其要求之间的差别和对立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根源。因此,我们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称之为主要动力。社会发展对思想品德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般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目标科学与否,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正确,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才能激发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否则,目标不合乎实际,就会挫伤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二、次要动力——接受主体自身发展要求与其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矛盾、接受图式与接受客体的矛盾 这些矛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次要矛盾,由此产生的接受主体动力可称之为次要动力。接受主体自身发展要求与其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对接受主体动力的制约,表现在接受主体对自身发展要求的强弱程度,往往制约着接受动力。一个没有政治抱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整天浑浑噩噩,今朝有酒今朝醉,就会不思学习,不思进取,因而也就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相反,一个人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就会因此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持久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矛盾对接受主体动力的影响表现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人格力量足以令接受主体折服,那么接受主体就会乐于接受。否则,接受主体就会缺乏接受动力,不同程度地拒绝接受教育。接受图式与接受客体的矛盾限制着接受主体动力。接受图式实际上是“接受主体先存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人们已有经验、知识以及传统观念的最集中的体现”[6](P55)。积极的接受图式有助于激发接受主体动力。消极的接受图式则会阻碍接受主体接受教育,表现为接受主体或者简单地将接受客体“登记”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把接受客体视为“一堆死的印刷品”,或者,直接抵制接受。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每一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的审美经验产生新的审美意识。这就启发我们,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可以通过开展科学的教育帮助接受主体构建积极的接受图式,抑制消极的接受图式,从而促使接受主体认同接受客体,调动接受主体接受的积极性。 三、辅助动力——接受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如果仅限于对上述矛盾运动的分析,还是不够全面的,必须看到接受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关系。社会环境对接受主体动力起着积极促进和消极阻碍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首先,经济环境对接受主体动力具有制约作用。经济环境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着人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所能达到的水平,制约着接受主体动力的方向和强度。其次,政治环境对接受主体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列宁指出:“当人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在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下怎样生活的时候,当他们自己分担那些开始同剥削者作斗争的人们所受的痛苦的时候,当他们看到为了继续这一斗争以保卫已经取得的成果,付出了多大的牺牲,看到地主和资本家是多么疯狂的敌人的时候,他们就在这种环境中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7](P307)列宁这段话集中地说明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环境对青年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再次,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接受主体动力。美国文化学家怀特认为,文化孕育着和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人们一来到世上,文化就控制了他们,规定他们这样那样的行为”。以文艺作品为例,高雅的、健康的、进步的文艺作品能够引导人们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粗俗的、腐朽的、堕落的文艺作品则引诱人们追求颓废的思想情调。在我国,为接受主体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