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中,大学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领域,大学精神建构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伟大战略的深化和延伸,有着重要的价值功能和意义。 一、大学精神彰显民族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大学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并且融一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体,成为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历史性说明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积淀,它既为历史所认定,又要接受历史发展的考验和熔铸。同时民族精神又是一个时代的范畴,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在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衔接和融合之中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品质。从哲学层面审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自我扬弃,不断向时代精神转化,以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体现民族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既能反映历史的民族精神,又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大学深深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孔子倡导的仁爱精神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持生规范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约束理念;孟子提倡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精神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养和人生理想等。它们既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基石,又无时不在支配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情怀。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于北大的精神和传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 伟大的时代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在新的时代产生并发展着新的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必须使传统精神同时代精神密切结合起来,赋予民族的传统精神以时代精神的特质和内涵,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中蕴含的科学理性精神、自由民主精神、批判创新精神、人文道德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科学理性精神是贯穿于大学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客观事物寻根问底的探索精神,是科学活动主体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准则、认知方式和行为规范。大学是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科学理性精神是大学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科学理性精神通过教育、感染而内化为一代代学人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他们求真的价值准则、求善的科学良心和求美的科学道德。 自由民主精神是一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精神;是一种学术自由、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一种追求学术进步、献身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崇尚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精神。自由民主精神是大学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文化、产生新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自由民主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之所在,也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之根基。 批判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最重要的特征,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大学的知识文化的传承、融合、创新功能都是以对知识文化的批判为基础的。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知识创新的任务。大学的创新精神引领科学活动的主体取得大量开拓性成果,成为科学发明家;引领大学人以新观念、新思想、新制度,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同时,以理性批判透析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引领大学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新的大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来改造大学、发展大学,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人文道德精神是一种构建大学之善之美,使人求善求美的精神。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高扬人的价值,重视终极追求,弘扬道德精神,坚持理性原则,谋求个性解放,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始终以自身高雅的校园文化和高尚纯洁的德性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大学人,使他们形成与时代相融合的高尚道德精神。只有将人文道德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相融合,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