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记住,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这样的文件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显而易见,对于极为重要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二是要改进。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改进什么呢?在4月22日的《人民日报》和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我都谈了一个观点: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水的沸点是100℃,可我们的德育往往在50℃左右就停了下来,即满足于孩子出现了良好的行为。实际上,如何将道德行为引导和训练成道德习惯,才是德育的真正目标,这是德育的后50℃。 自然,中国的德育取得过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更有许多创新。但是,不可否认,在相当多的地方,德育依然是一壶烧不开的水。甚至可以说,中国在德育方面投入的人力与物力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而实际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中国的德育到底出了什么毛病?为什么难以烧开这壶水? 当我们盯住这壶烧不开的水时会发现,以目前的许多烧法,何时烧开还将遥遥无期,因为不符合烧水的规律,水难以达到沸点。知行统一是德育的本质要求。也可以说,能否烧开德育这壶水,关键在于知行能否统一、即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能否统一,而知行统一的标志是行为习惯的养成。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法国思想家卢梭直接把习惯称为“人的第二天性”。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则归结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表述,“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甚至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习惯是人的道德资本,你要是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要是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坏习惯会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美好的计划破产。 近几年来,我在主持“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这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时,惊讶地发现,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可是关注养成教育的学者与教师并不太多,反倒是批判“行为规范”的声音不绝于耳。诚然,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科学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习惯养成的过程也可能变成奴役儿童的过程。但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成为忽视习惯养成的理由。相反,只有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地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习惯,这才能为文明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中国曾以礼义之邦闻名于世,可如今我们还能以礼义之邦自居吗?我到过许多国家,坦率而言,我们的礼义之风早已落后于人。泰国一些旅游景点贴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大声喧哗”等中文提示语,这是我亲眼所见,并用相机拍了下来,可我未见类似内容的英文和日文提示语,这说明了什么呢?说到底,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它表现出一种文化,反映出一种文明深入人心的程度与水平,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形象。中国有崇德的文化传统,对于文明习惯的养成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例如蒙学读物《弟子规》中,就有大量培养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如“出必告,反必面”、“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衣贵洁,不贵华”、“凡出言,信为先”等等,至今也是未成年人非常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然而,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还有多少传统的好习惯能继承下来?如果我们轻视养成教育,又怎么会有勇气继往开来? 还必须指出,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需要父母与教师的以身示范,而这两点又何其艰难! 值得欣慰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又明确提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这是有远见卓识的知,可谁来使其知行统一呢?如今,轰轰烈烈的活动多了起来,但有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举措廖廖无几。我担心浮躁的心态与表面的文章使其成为一纸空文,那德育依旧是一壶烧不开的水,而且越来越难以烧开。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西北工业大学附小承担的子课题是“小学生认真负责的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他们发现,仅仅培养小学生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就需要40天的时间,而且到24天时这种行为还不是稳定的行为。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多么复杂细致,又多么需要持之以恒,而又多么需要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以主人的姿态做出有益发展的选择。我想,这正是烧开德育这壶水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