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激荡,高校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学校教育的着力点转移到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下简称纳入全过程)上来,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对于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纳入全过程”,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经济、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已形成势不可挡的局面。当前,我国已确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发展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既要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世界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又要在学生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因此,高校要认真研究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教育思路,摸索新的教育路子。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运用有效的手段,坚持在学生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纳入全过程”,是高校培养的任务所在。从高校担负的任务来看,高校历来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社会先进思想观念、科学人文精神、价值体系的发祥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坚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实现现阶段我们的这一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青年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主要由他们来承担。因此,高校理应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任务,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纳入全过程”,是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的需要。从高校德育现状来看,长期以来,学校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倡导不力,致使部分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的意识淡化,在西方价值观和思潮的冲击下表现得无所适从,陷入全盘西化的危险境地;也有一些学生无法适应中外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希望全面回归传统文化。这些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意识都是消极的,非常不利于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这必然影响学校的德育效果和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当做学校德育内容创新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纳入全过程”,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从众倾向,加上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底蕴、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尚未成熟、识别能力不强等因素,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他们往往食洋不化,良莠不分,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惘,无法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高校必须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加强对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用民族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意识,使他们振奋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健康地成长。 2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的内涵 在新时期,高校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和鲜明而突出的特征。 “纳入全过程”,选准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条件。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文化在该民族心理上的积淀。“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等。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基础的条件应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学校。学校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的一个最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是力量最强,效率最高的教育专门机关。民族精神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德育资源和舆论支持,而学校教育则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接受能力。民族精神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关系为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一点看,高校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实际上就赋予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责任,是对以往学校教育中忽视民族精神教育倾向的纠正,其实质是民族精神教育先于社会、高于社会、优于社会。 “纳入全过程”,摆正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当有自己的精神,一个团体、一个人也应当有一点精神。精神是一件无形武器。历史表明,民族精神对社会环境、政治体系、文化思潮、经济水平、人民的翻身、人的发展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对一个学校教育来说,其影响更是广泛的,民族精神像一根纽带,紧紧地将学生个人与班集体、学校连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改革与发展学校各项事业中,能起到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力加强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把广大青年学生紧密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四有”新人至关重要。可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学校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人的根本问题。如果把民族精神教育放在首位,仅仅说明它的重要性,而“纳入全过程”则意味着不仅把它放在第一位置,而且把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贯穿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在学校工作的始终。 “纳入全过程”,明确了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素质已成为共识。当前,各高校正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在如今重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时,强调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已经对学校的素质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和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良好的民族素质。民族精神教育应渗透于学校素质教育之中,一切课堂教学,一切校内外活动,都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只有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全过程”,学校的素质教育才能开始拥有真正的民族灵魂、正确的民族价值观、先进的民族文化前进方向,才能使学校素质教育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