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问题引起了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理论角度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进行回顾与思考,以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进一步深入。 一、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发展历程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从8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起始阶段(1985——1989年)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开始于80年代中后期。当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学科门类已初步建立,在科学化、理论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并开始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研究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公方彬1988年撰写了《简论环境因素的教育作用》一文,认为注重用环境因素教育人是一个历史性的思想,注重用环境教育人是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塑造良好的环境,以提高政治教育的效果。他在文中指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有效、更适应当代青年的特点?笔者认为,创造一种良好的足以潜移默化人的思想的优美环境,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率先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章写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体结构论”。张耀灿教授在接受《社会主义研究》杂志记者访谈时指出:“环境的影响因素、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具有同时作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特点,传统社会中教育者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日益削弱,所以,只是把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在因素已不符合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不仅同时作用于教育者、受教育者,而且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抉择方向,因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体结构论’,即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体(即环境)等要素构成。”[2] 这些论文、教材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初步探讨,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体结构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个要素之一提出来,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的一种突破,引起了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重视。 (二)发展阶段(1990-1995年) 90年代前期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由吴依群主编、团结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指南》一书,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研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陆庆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权威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教材的第七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问题,全文复印了几篇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论文。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蔡福兰:《试论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大庆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段德燕:《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境》(《新疆日报》1990年8月31日第3版);丁慧民:《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理论学习》1992年第12期)。 这一阶段无论是从论文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超过了起始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材也普遍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章加以论述。 (三)深化阶段(1996-2002年) 90年代中后期至今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深化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问题引起了更加广泛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均辟专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进行论述,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时期。这一时期发表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论文。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开始由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向内部环境研究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视野进一步开阔。 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概念、特点、结构、类型和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彭庆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探索》2000年第1期)一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结构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整体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杨业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层次性探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一文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划分为三个层面,并对三个层面的特点、功能以及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的探索上有新的突破。彭庆红、陈成文《论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探索》1998年第6期)一文就思想政治工作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一方面,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制约作用,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对环境又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它通过对环境的建设和优化,通过对人的思想意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确立而对环境产生能动的影响。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作用力》(《江汉论坛》2001年第5期)、《论思想政治工作对环境作用力的反应作用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这两篇文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作用力和思想政治工作对环境作用力的反应作用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创造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篇佳作。尹小平《试论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则》(《探索》1999年第4期)、杨业华《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的原则》(《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6期)这两篇文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建设和创造的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成文《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创造过程》(《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1期)、杨业华《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创造》(《探索》2000年第3期)两篇文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创造的基本要素、基本特点和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者们还对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设置给予了高度重视。段胜利《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置》(《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徐本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置》(《广西青年干部学院》1999年第6期)就思想政治工作语言描绘情景、典型实践显现情境、集体蕴含情景等情景的设置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