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思想上的联结、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研究思想关系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思想关系发动者、思想关系受动者、发动思想、受动思想和统治思想等要素组成。而思想关系发动者与受动者构成思想主体,发动思想与受动思想构成思想客体。 统治思想,是指在一个社会或一个阶级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包括:社会统治思想,即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阶级统治思想,即在一个阶段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统治阶级而言,其阶级统治思想与其统治的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一致的。 思想客体,亦称精神客体,是指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马克思把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称之为“思想客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页。)。思想客体,可以分为主观思想客体和客观思想客体。我们这里讲的思想客体主要是指主观思想客体而言的。与思想客体相对应的是思想主体,思想主体是指对精神现象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人,亦称精神主体。所谓思想主客体,是指思想主体与思想客体的有机统一体。 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即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 一、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矛盾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所造成的。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由统治思想、思想关系发动者、思想关系受动者、发动思想、受动思想等因素构成的,而思想关系发动者与思想关系受动者构成思想主体,发动思想与受动思想构成思想客体,思想主体与思想客体构成思想主客体,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运动,就是指思想关系受动者与思想关系发动者之间的矛盾、受动思想与发动思想之间的矛盾、思想客体与思想主体之间的矛盾、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矛盾的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这里仅分析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矛盾。 (一)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对立关系 1.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思想差异。这主要是指思想关系发动者的发动思想、思想关系受动者的受动思想与统治思想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统治思想与受动思想之间表现出来,人们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而统治思想与思想关系发动者的发动思想之间的不一致,就为人们所特别关注。因为思想关系发动者的发动思想,往往是以统治思想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且是用它来与社会成员的现有思想发生联结,产生作用的。如果思想关系发动者的发动思想与统治思想不一致,其后果是深刻的。 2.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在认识与实践上相对立。这是指思想关系发动者的认识及其表现出来的发动思想、思想关系受动者的认识及其表现出来的受动思想与统治思想是相一致的,但是,在思想关系发动者、思想关系受动者的行动中,没有按统治思想的要求去做,在实践中没有去实践统治思想。 3.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有序与无序的矛盾。这是指统治思想要求思想主客体遵循思想的运动特性,努力保持思想的协调进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思想秩序,而思想主客体不是保持在思想秩序的限度之内,主要是思想主客体一是散布与统治思想相对立的思想,拆统治思想的台,与统治思想互相掣肘;二是指思想主客体不受控,与统治思想处于不协调状态。 4.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的思想冲突。这是指统治思想与思想主客体的“思想”之间,是互不相容,相互排斥的。这种思想冲突,表现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之间的冲突、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的冲突、革命思想与反动思想之间的冲突、创新思想与守旧思想之间的冲突。 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之间思想冲突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1)认识差异引起的思想冲突。由于思想主体的知识、体验、思想方法等,导致自己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所要求的思想的理解与统治思想不相符。(2)社会角色所引起的思想冲突。由于思想主客体所包含的思想关系发动者和思想关系受动者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而一定社会角色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对社会客观存在的思想反映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与统治思想发生冲突。(3)情感情绪所引起的思想冲突。这是指由于思想关系发动者和思想关系受动者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与本社会、本阶级是相冲突的,从而导致其思想与统治思想相冲突。(4)阶级立场所引起的思想冲突。这是指思想主体站在与统治阶级不同乃至相对立的立场来看待社会制度,从而导致自己的思想与统治思想的冲突。 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思想冲突,具有两重性。如果统治思想所反映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那么,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冲突就起消极作用;如果统治思想所反映和代表的是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是相悖的,那么,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冲突就起积极作用。 思想主客体与统治思想的思想冲突,如果统治思想代表和反映的是反动的、没落的阶级的利益,那么,这一冲突只有通过推翻其所反映的社会制度的客观存在,最终才能解决。如果统治思想代表和反映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那么,可通过理论辩驳、正误比较、是非判断等方式来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