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全国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比例较高的省份之一。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愈来愈庞大。 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发展、维护稳定做出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力量。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而言,其思想状况呈现四个普遍增强: (1)政策思想观念普遍增强。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自身的发展过程,深切感受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真诚拥护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方针,表示致富要思源、更要思进。 (2)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搏击的同时,其政治愿望和要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普遍增强。有76%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希望得到政治安排;有约20%的私营企业主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有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因中共不吸收私营业主,而表达出加入民建等民主党派组织的意向。 (3)法律意识普遍增强。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追求法律保护与公平待遇的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宪法确认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规定,普遍感到满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做到遵纪守法、照章纳税。 (4)奉献精神普遍增强。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投入以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参与西部开发,以先富带动后富;慷慨解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吸纳下岗职工。 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个体来说,一些人确实存在着某些值得重视、不可忽视的问题,少数人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有的对公有制为主体存有疑虑,有的人政治参与的动机不正确,有的存在着偷、漏税现象,有的拉拢、贿赂国家公务人员,有的生活腐化堕落。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1.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工会建设。浙江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全国率先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省委十分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后于1995年、1999年成立调查组,对此进行全面调查,并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全省各级党委都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至2000年7月,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12.3万名,建立企业党组织8669个,在有1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中,70%建立了党组织。同时,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的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领导小组,要求3年内凡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建立工会。据1999年底统计,全省非公有制企业25名职工以上建工会、25名职工以下建联合工会的共1万家,覆盖5万家企业。 2.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做好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以“爱国、敬业、守法”为主要内容,坚持正面引导,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教育:一是抓培训教育。5年来,我省举办各种培训班2000多期,共培训个私企业主2万余人。2000年上半年,我们又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积极开展“双思”教育,10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向全国发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开拓进取,强我中华”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二是抓人士安排。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有3000多人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分别担任各级工商联、青联、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职务。三是抓典型树榜样。我省已连续几年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评选“双文明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活动。1999年有50家企业和30位企业家被评为“双文明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有2083家个体私营企业被评为先进集体。2000年11月,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当选为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推动作用。 3.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拓展光彩事业内涵。近年来,我省各级统战部门在组织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等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3亿元,有839家私营企业与110个贫困乡、村结对帮扶,到位资金678万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拓展光彩事业内涵,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企改革和西部大开发。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仅1999年就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8.17万名,占全省全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80%左右。全省已有70多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率先进入西部地区,参与西部大开发。2000年7月,省委书记张德江率领浙江省党政和经贸代表团赴新疆、甘肃考察,与两省区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3个,投资额达63.9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投资额占90%以上。 4.强化服务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近年来,各级统战部门坚持“立足发展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办法,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如为私营企业展示新形象,省工商联专门举办了全省私营企业名、优、新、特产品展示会;为推进民营企业科技进步,省工商联牵头与省科技厅、工商局、浙江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2000年浙江民营企业科技洽谈会”;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问题,各地相继成立了形式多样的贷款担保公司,全省工商联系统已组建担保机构9家,基金会2家,为4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累计达15674万元;为解决企业的急需人才,先后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296期,培训从业人员44536人,有26181人取得了技术等级证书;为协助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了解国际市场,仅1999年以来,就先后组织6批150多人次赴欧美、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务考察与合作。事实表明,为非公有制企业多办实事,是取信于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