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主席所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关于满足群众需要方面的心理学内容。毛主席在这一篇文章中深刻分析了群众需要的内容、需要与态度、需要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等问题。重新学习,深入领会文章中内含的这些心理学内容,对今天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需要的内容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了当时革命老区群众需要的内容,共分三个方面。第一是群众对土地的需要。即文章中所写的“土地问题”,“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①的问题。毛主席在这里所指的是农民对生产资料——土地的需要。毛主席所讲的“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是解决农民反封建统治,反封建剥削制度的需要。看到群众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和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剥削的需要,这才是对群众需要的更客观地更全面地概括。西方的管理心理学都未谈及到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对破除不合理的占有制度和剥削制度的需要。他们从一个个孤零的劳动者,这样一种个体出发去研究需要的内容。不是从客观存在的劳动者与社会制度与客观的历史条件的关系和联系中考察群众的需要问题。所以他们所谈的需要的内容,不会完全是那样历史的客观的全面的,因而在科学性上也是有欠缺的。第二是群众对生活资料方面的物质需要和自然需要。即“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②“生小孩子的问题,”“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一下呢?”等。“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③第三是群众对精神方面、对社会方面的需要。即“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④等这样一些需求。毛主席以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的胸怀,从“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⑤这个宗旨出发,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和群众在一起”⑥去发现和提出当时群众的需要。因而所谈的需要的内容既有生产资料方面的物质需要,又有生活资料方面的物质需要,即有自然需要,又有精神的社会方面的需要,详尽周到是全面的,条条切合实际是历史的又是客观的,条条都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反映了群众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此种对需要内容的论述也必然是科学的。这就为民主革命时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前提。 二、需要与态度,需要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一)需要与态度的联系 “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⑦这是毛主席对满足群众需要与群众“热烈拥护”的态度之间的联系的简练地概括。态度是人们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一种认知)与行为倾向(意向)。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因素构成。毛主席在概括地说明需要与态度之间的联系之后又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论述了需要与态度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之间的内在联系。
“长岗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款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⑧有了长岗乡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满足群众需要的实际行动,并通过这些具体行动宣传我们党是代表群众利益的,于是就产生了长岗乡群众的评价性认识:“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⑨以长岗乡的党政领导为代表的我们的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的痛痒”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去满足群众迫切的正当的需要,让群众从这些事情出发产生“共产党真正好”共产党是和我们“呼吸相通”的积极的认知状态,积极的评价性认识。这就是文章中内含的需要和认知的联系。
毛主席在述说长岗乡党政工作人员如何满足了群众的需要之后,紧接着说“可尊敬的长岗乡工作人员!他们得到了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爱戴”。⑩这是毛主席从革命的社会实践中概括出来的需要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若分析一下这便是,群众肯定的积极的情感——“真心实意的爱戴”,是由于长岗乡的党政工作人员去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吃饭问题等这些客观事物满足了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学中有一条原理:“凡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人们肯定的情感。”我们看长岗乡所发生的不就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吗?由此引起的那就必然是人们肯定的积极的情感。有了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毛主席总结概括出的需要与情感的联系是指满足群众正当的迫切的需要与群众的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之间的必然联系。毛主席的概括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科学的总结,所以他所谈的需要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中蕴藏着心理学中情感发生的原理。
群众在积极性的认知和积极性的情感推动下,又必然产生一种意向(11)——“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围绕在党的周围,准备响应党的号召。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满足了群众的需要,……,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12) 共产党真正好的评价性认知,爱戴共产党的积极情感,准备响应党的号召的意向,三者构成了群众对党的态度。这态度便是拥护党,就是毛主席所说的“热烈地拥护我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党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满足群众的需要而决定的。这就是文章中内含的需要与态度之间的联系。 (二)需要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如何从满足群众的需要入手激发出群众对革命事业的积极行动呢?这就是需要与行为之间的联系问题。毛主席对此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当时革命老区群众的需要有三个方面:对生产资料方面的物质需要;对生活资料方面的物质需要和自然需要;对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需要。我党依据群众的需要设立了土地和米等等具体目标去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工作做到了这一步,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只是激发出群众向着需要目标的强大的内部驱动力,和在此种驱动力的推动下产生为达到需要目标的积极行动。工作做到了这一步还不能激发出群众对革命的积极行动。如何将群众由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引向革命的方向,引向革命的目标?这就必须将群众需要的目标与党制定的革命任务革命目标一致起来,将此两者一致起来,就可以将群众由需要目标引发出来的内部驱动力,转化到革命目标上,从而产生为完成革命目标的积极行为。毛主席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如何使这两个目标一致起来。他说的“长岗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帮助他。……”这一段话。以及“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把它提到自己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13)的这一段话是告诉我们针对群众的需要设立与群众需要相应的目标,从而激发出群众的内驱力——朝着需要目标的积极性。毛主席又接着说:“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任务,革命的任务,……,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14)这段是教导我们,做满足群众需要的种种工作的同时,要做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从我们满足群众需要这件事情中不仅明白党和政府这样做是代表他们利益的,而且更要明白党提来的“更高任务”,“把革命推到全国去”,同样也是代表群众切身利益的。这样就把群众需要的目标与党的革命目标一致了起来。这样就将满足群众需要激发出来的群众内心的驱动力——积极性,引导到革命事业上,并化为革命行动了。“长岗乡青年壮年男女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长岗乡全乡一千五百个人,销了四千五百块公债。”(15)等等都是例证。将群众需要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起来,这才能激发出群众完成组织目标的积极性,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管理心理学中提出来的,并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心理学规律。毛主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早已掌握并应用了这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