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的双边活动,是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思想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转化受教育者的思想,而情感交流是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认为“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着香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以入咽;无理情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这种情感交流过程中的对象客体——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特点呢?大学生处于青年的中期,大脑完全成熟,但又未完全定型,加上这个时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掌握了相当的知识,因而其情感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微妙的特点。 1.稳定性与动荡性并存。大学生由于生理完全成熟,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但又未完全定型,因而他们的情感在时间上有更长的延续性,并随着情感的积累,出现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体验,例如:一次演讲比赛获得荣誉,所引起的愉快情感往往持续很久时间、并扩散到各种事情上,仿佛一切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反之,一旦出现失败和挫折,则可能好几天心烦意乱、闷闷不乐,好象一切都令人厌烦、腻味。同时又经常在情感的两极之间迅速变化,表现出动荡性、波动性的一面。这种起伏不定的情感状态是与心理发展上的不够成熟和多种矛盾心情密切相关。一方面大学生的生理变化和社会需求都处在高峰阶段,会不断产生各种欲望和社会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因而往往由于主客观的矛盾导致心理不平衡,反映在情感上就表现为情感的动荡性和波动性。 2.外显性和闭锁性并存。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迅速、敏感、喜怒哀乐等不知不觉地溢于言表,由情感引起的内心变化与外部表现往往是一致的,呈现明显的外显性特点。例如因胜利而欣赏若狂,因失败而垂头丧气。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特定的问题上,大学生情感的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往往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例如在对立、紧张、心情不舒畅的场合下,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施以强制、压服手段等情况下,在不理解、不关心、不尊重、不同情自己的人面前,他们会把自己的心扉紧紧地关闭起来,决不轻易地吐露真心,表现出明显的闭锁性特点。这种心理的闭锁现象,使大学生的外部行为和内心体验经常处在矛盾状态之中,造成情感和心理上的疑虑和压抑。当然这种心理闭锁现象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时空条件适当,遇到知已、知心人时,定会一吐而快。 3.强制性和细腻性并存。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复杂、情绪表现较强烈,在外界强烈刺激的作用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刺激,使全部心理能量一次性输出,表现出极端强烈、异乎寻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举动。但是大学生中大多数人的强烈情感行为,特别是失控的激情状态,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表现出与理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细腻的一面,他们不象小孩子那样因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吵闹、生气或大动干戈。他们的情感体验复杂丰富,表现方式多彩、含蓄,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控制、调节能力和适当表达的能力。 4.焦虑情绪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焦虑情绪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简言之即是一种对未来对象或情境的惧怕反应。焦虑情绪是一种不良心绪,其情感体验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情绪状态,可能是一种清晰的体验,也可能是一种模糊的困惑或预感,诸如紧张、不安、忧虑、惧怕、烦躁、愤怒、压抑以及其它一些不可名状、无法说清的情绪体验。焦虑情绪对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总的说来,是削弱和降低学习的效果,但影响的程度视不同情境而有区别。短期适度的紧张情绪是必要的,但长期、严重的焦虑紧张,则会导致学生行为异常,甚至精神病变。 了解了大学生的情感特点之后,我们到底怎样使之保持积极愉快的情感情境,实现“理由情而达之”呢? 1.自我激励法。自我激励是个体接受外界知识的动力源泉之一,因此作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力量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客体,使客体自觉地同各种不良情绪作斗争。自我激励法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要让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毕竟已成为过去,追悔也无济于事,还是从零开始、坚信未来是美好的,使自己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类型的人。其次要帮助客体正确地对待意外事件。意外的事情难免发生,一旦出现不要总是被吃惊、慌张、心急火燎的情绪所控制,而是鼓励他临危不惧、开动脑筋,寻找各种有利对策。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就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最后要让客体意识到自己是充足的,有力的,不要总为没有得到的东西而烦恼,相反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幸福而充足的,相信凭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奋斗精神,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一定能得到。这样增强其自信心,驱逐其自卑感、保持心情舒畅,从而增加了获得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