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输”,一般人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是在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下的生塞硬灌。事实上,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灌输”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本质含义是“教育和宣传”。如何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灌输”,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灌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尽管科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内容的有效教育和灌输,但二者绝不可等同。就字面意义而言,俄语里“灌输”译意为“充实”,汉语中的解释是“输送思想、知识等”,可以形象地形容为“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68页。)换言之, 就是实施灌输,既有灌输的主体,也存在灌输的客体,主、客体以思想、知识为纽带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双向互通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抽象意义的“灌输”,作为抽象意义的灌输与“怎样灌输”、“如何灌输”等一系列具体形象的方法不同,就如“工作”不等于“工作方法”一样。 把“灌输”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极易使人从字面上对它产生曲解,同时也就否定了对具体灌输方法的研究,这将对实施科学灌输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其一,有的人把“灌输”错认为是强迫接受,是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保证下的死塞硬灌而忽视启发引导,因此在工作中便惯于“我压你服”、“我说你听”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排斥相互间的平等关系,易使双方关系变得紧张,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症结越结越多,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的;其二,既然在思想意识中认定“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方法,那么必然使一部分人产生惰性不愿花工夫去研究那些具有渗透性、感染力和潜移默化功能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呆板,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无的放矢的“空谈”等种种弊端;其三,方法的错误或不当,就会导致受教育者对理论灌输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对教育者的“说教”心生反感,甚至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十分尴尬被动的地位。 那么,“灌输”到底是什么呢?列宁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灌输”的人,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6页。 )而“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5页。 )这一论述阐明了灌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其它领域和工作实践中“灌输”也屡见不鲜。政治理论在灌输,专业课同样也在灌输,学校里、课堂上在灌输,家庭和社会同样也在灌输,更别说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大量传媒的灌输了。由此可见,“灌输”并非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专利”,人们所接受的灌输内容也远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种,“灌输”是构成阶级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必要的、科学有效的灌输,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和进步。 革命领袖们十分重视对群众进行革命思想和理论的灌输,同时都非常重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运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会上要求全党针对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指出四项基本原则都需要新的丰富的事实做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要写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这些工作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令人厌恶的特征,即理论与实践脱节”,并指出:“教育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语言和准则。教育不是这样”。(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页。) 因此,我们认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教育宣传、影响、熏陶、输入、充实。这里它有二层互不偏废的含义:一是方法上灵活多样,具有现代性,易为人们所接受;二是内容上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性,为人们所喜爱。作为构成阶级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遍布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灌输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多方式的、科学有效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 二 社会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新形势下强调灌输教育,绝不是照搬过去的模式,而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掘新内容,开拓新路子。要使灌输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中行之有效,我们认为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灌输客体,是有效灌输的前提。高校学生是灌输的客体即具体接受者,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修养是灌输的根本目的。但这种灌输必须建立在他们追求真、善、美,企盼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他们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摸清其思想实际状况、接受能力、具体实际问题和心理承受力,既是实施灌输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认真研究工作对象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认真把握高校学生中带有共性的思想、情绪,又要分析特殊人物和少部分学生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选好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坐标点,科学地设计教育计划、安排教育内容。 其次,讲求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是有效灌输的物质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讲述的内容要有新意, 有时代气息,有折服人的道理。由于历次运动对马列主义真理的曲解,加上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使国际共运出现挫折。如果还用老一套的口号而没有具说服务的内容,那么不仅难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要使“灌输”起作用,就要发掘新内容,要言之有物。必须研究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发展,要联系实际,要能指导人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这样的灌输才具有积极意义。(2 )思想教育讲述的道理要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与人们的希望值并轨。对于理论上的“肯定”与“否定”,要以事实说话。当今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更重视直观,注重事实,不相信那些与事实不沾边的大话、假话。这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特别注意拿事实说话。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如实讲,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让群众从事实上感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3)思想教育讲述的道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广大青年学生思辩性强,对他们进行灌输教育时,他们相信思想教育工作者所讲的道理,但更相信亲眼所见或亲身体验的事实。因此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被事实证明的道理,才能真正为青年学生接受和信服。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实际问题,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结论。正如小平同志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