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底,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1年1~3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货物贸易的进出口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额为1.41万亿元,增长28.6%,进口额为1.09万亿元,增长13.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44.2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中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的营业额与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77.5亿美元和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4%和19.4%。2020年7月,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与畅通内循环和推进外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下,深入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选择的竞争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波特将竞争战略归纳为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但是由于集中化战略是其他两种战略相互运用的综合结果,因此很多学者都是对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进行研究。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差异化战略的优点是可以凭借独特的产品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维护大量老客户并吸引新客户;缺点是当竞争对手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来压低产品价格时,客户为了节约费用会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此时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会丧失一部分客户,另外,当具有差异化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被竞争对手模仿、复制时,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陷入价格竞争。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构建成本最优模式,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使企业总体经营成本处于产业较低水平的一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优点是能够阻碍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增强与购买商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树立与替代品相比的竞争优势以及加强对竞争对手的进攻;缺点是过度强调降价可能会严重降低企业利润率,且企业可能难以准确预见未来市场的变化。在国内,“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在国外,中国主要对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赵子夜等(2020)的研究发现,企业会在低市场化地区拓展业务,利用自身资源弥补新兴市场基础设施的真空,从而创造财富、获得成功,并且不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创新。 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丰富和拓展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微观层面影响的相关文献。第二,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战略选择,丰富了战略类的相关研究。第三,根据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中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进行了分组检验,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进一步佐证了高阶理论的相关内容。第四,“一带一路”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顺应国际形势、统筹国内国际大局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会伴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民营企业选择的成本领先战略会使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提升竞争力,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由于国有企业获得的资金来源丰富,其在新兴市场进行投资时不仅仅考虑成本问题和市场动机,还会综合考虑政治动机、国际援助动机等多重因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的市场战略选择并无显著影响。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1.“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研究。 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以来,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杨栋旭、于津平(2021)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推进投资便利化建设能够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王欣等(2020)利用2012~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缓解投资不足两大渠道来提升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陈胜蓝、刘晓玲(2018)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方慧、赵胜立(2021)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吴崇等(2021)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创新,并且促进效应具有异质性。方慧、宋玉洁(2021)指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王桂军、卢潇潇(2019b)在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关系之后,又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借助创新推动企业升级。 2.竞争战略的相关研究。 刘睿智、胥朝阳(2008)利用2000~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发现,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更加持久。郑兵云等(2011)研究了竞争战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选择低成本战略都有利于企业绩效增长,但实施差异化战略只会促进企业短期绩效的增长,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利用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许照成、侯经川(2019)分析了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的关系,发现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时,企业绩效先提高后降低,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并将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作为调节变量,发现它们均正向调节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周兵等(2018)研究认为,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能够提高盈余持续性。马宁、王雷(2018)指出,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比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更能够承担风险。刘端等(2018)研究了财务冗余和企业选择竞争战略类型的内在关系,提出当财务冗余较多时,企业更青睐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