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性HRM系统、人力资本榫卯与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立法,男,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箱:tianlifa@126.com(天津 300134);苏中兴(通讯作者),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箱:suzhongxing@ruc.edu.cn(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亟待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但已有研究对于驱动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人力资源要素属性特征并不明确。本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榫卯的概念,基于21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双元性HRM系统、人力资本榫卯属性与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资源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可开发人力资本“卯头”,协作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可开发人力资本“榫眼”,人力资本“卯头”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直接作用显著,人力资本“榫眼”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由资源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协作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成的双元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榫卯突现进而驱动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66(2021)07-0107-0013

      DOI:10.19616/j.cnki.bmj.2021.07.007

      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资源基础,这早已被战略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领域的学者所明确(Belenzon和Schankerman,2015[1];Snell和Dean,1992[2])。但对于什么样的人力资本能够驱动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尽管战略人力资源领域的Subramaniam和Youndt(2005)[3]、Kang等(2007)[4]曾尝试对此问题进行解答,但并未能给出明确答案(Nyberg和Wright,2015[5];Alexander和Knippenber,2014[6])。关于人力资本的普适性与专属性、同质性与异质性的二分类研究,也未见有研究成果能够明确具备什么特性的人力资本在驱动企业突破式创新时更为有效(Ployhart等,2014)[7]。

      由组织学习理论可知,员工知识只有存在“重叠”时,彼此才能更好地交换、分享和学习新知识(Leonard和Sensiper,1988)[8]。技术创新理论揭示,企业内只有存在“技术桥”时,才能研发成功(Cohen和Tripsas,2018)[9]。社会网络理论则指出,团队员工在外均有弱连接时,团队往往有着较强的创造力(Perry-Smith和Shalley,2014)[10]。此外,创新过程理论也指出,创新前半程需要多样性人力资本激发新创意生成,创新后半程则需要新创意被认同和支持后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Perry Smith和Mannucci,2017)[11]。可见,企业追求突破式创新,员工知识与技术足够多样或新颖虽是必备条件,但非充要条件。企业内需要存在发挥“重叠”“技术桥”或“边缘位嵌入”作用的员工的知识与技术,才能驱动企业突破式创新。

      那么,对于这种发挥桥连与衔接作用的“重叠”性知识与技术,应该如何命名呢?在战略HRM研究领域,未见有学者对之命名。Chang等(2013)[12]使用“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概念描述了此“充要条件”建构过程。资源柔性导向型HRM实践通过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的多样性、新颖性,故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即多样性知识的获取、识别、同化能力);协作柔性导向型HRM实践旨在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的交互性、衔接性、协调性,故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实际吸收能力(即多样性知识的转化、开发、利用能力)。知识吸收能力观虽明确了多样性知识与技术如何被企业吸收及用于驱动突破式创新的过程机制,但过于抽象而不易被用于指导实践。因此,有必要从这种发挥衔接与桥连作用的知识与技术的本质出发,对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进行命名,并深刻揭示其作用原理。

      本文借助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的概念,提出了人力资本“榫卯”的概念。人力资本“榫卯”由人力资本“卯头”与人力资本“榫眼”组成。当企业追求突破式创新时,人力资本多样性与新颖性提升的同时,会生成大量亟待被契合的“卯头”;若多样性知识与技术的“卯头”被“榫眼”契合在一起,则说明多样性知识与技术得以“桥连”成功,即之前相互分离的多样性知识与技术经由“人力资本榫卯通道”实现传递、交换和分享各自异质又新颖的知识与技术。本文在战略HRM的“I—P—O”式下,借用Chang等(2013)[12]开发的柔性HRM系统,研究双元性HRM系统的人力资本榫卯驱动企业突破式创新的过程机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双元性HRM系统与突破式创新

      Arthur(1994)[13]提出了控制型与承诺型两个HRM系统。其中,控制型HRM系统提升企业组织结构的机械性,而承诺型HRM系统提升企业组织的有机性。此后,Su等(2018)[14]提出企业的双元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包含控制与承诺两个实践维度,并证实双元性HRM系统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比单一维度显著。双元性HRM的构建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框架,比如Kang和Snell(2009)[15]面向双元性学习,提出双元性HRM系统应同时包括创业导向与协作导向两个维度的观点。Lopez-Cabrales等(2009)[16]将Kang和Snell(2009)[15]的双元性HRM系统具体化为知识柔性与协作柔性两个维度,并证实二者分别通过改变企业知识的价值性与专属性影响企业创新。进一步,Chang等(2013)[12]提出了柔性导向型HRM系统,包含了资源柔性导向与协作柔性导向两个维度,并证实二者通过改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影响创新。

      突破式与渐进式创新概念由Ettlie(1983)[17]针对企业技术在行业内变革的力度而提出,企业技术变革力度大表现为突破式创新,技术变革力度小表现为渐进式创新。Ettlie等(1984)[18]指出,如果企业采用了一项新技术,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出结果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的话,那么围绕新技术进行的变革就称作突破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相对企业固有技术、产品、流程、工艺或服务而言,更具颠覆性和破坏性,但期望利润或潜在价值也更大(Sheremata,2000)[19]。因此,追求突破式创新的企业,往往定位创新战略而非成本领先战略,在学习模式方面也会更注重探索式学习而非利用式学习(Ettlie等,1984)[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