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工资多理论职能的“双轨制”薪酬框架研究

作者简介:
宋宇晴,通讯作者(1992- ),女,汉族,辽宁本溪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应用,E-mail:18610369789@126.com;宋宇晴,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巧莲,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贾宇,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209

原文出处:
中国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当前较单一的工资决定机制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针对许多企业存在的分配导向混乱、薪酬制度不规范、制度应用面窄、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分配理论,重新梳理工资职能和工资结构的影响关系,利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识别出薪酬框架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出符合企业组织发展需求和员工发展需要的“双轨制”薪酬框架。本文同时优化了岗位价值评价模型,解决岗位评价中的技术实施难点,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实践证明,“双轨制”薪酬分配制度兼顾员工能力素质与岗位贡献,平衡了员工个体与企业组织各自的需求,理顺了分配关系,有效促进了组织效能提升。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421;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7(2021)05-0190-12

      1 引言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多种经济形式协同发展,企业在拥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竞争压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再发展。生产关系的核心则是分配关系,因此设计先进的分配制度、维护合理的分配关系,保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宜显得尤为重要。

      建国以来我国历经四次工资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薪酬决定机制以适应生产关系管理需要的过程。1965年《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1]中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作出对职务工资制的要求,根据职工担任职务决定其工资标准,重视人的资历等级但忽略了劳动贡献的差异;改革开放初期1985颁布《关于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若干问题的规定》[2]中建议施行岗位工资制,打破身份等级,实行以岗定薪、强调岗位价值导向;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大批市场化民营企业,则注重劳动力市场价格,遵循“供需关系决定工资价格”的分配决定机制。这几次重大薪酬制度改革明显的特征是以调整薪酬决定机制为导向,在解决分配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主要矛盾的同时,也显现了工资决定机制单一不能系统解决其他管理问题的弊端。

      研究设计与企业发展水平和管理需求相匹配薪酬分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为之付出广泛努力。在薪酬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康奈尔大学的Mark P.等学者[3]认为组织的薪酬决策与组织绩效之间相互关联影响;周仁俊[4]等认为管理层薪酬与经营效益关联性较大,且薪酬结构比薪酬水平激励作用更大;宽带薪酬理论突出能力是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强调劳动者能力对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该理论影响面广,但实践中又面临着“劳动者能力如何正确测量和可比较”的困惑,刘昕[5]认为宽带薪酬制度以绩效为实质内容和管理基础,通过弱化头衔、等级来强调个人能力表现,并以能力作为单一机制决定工资,但绩效能力本身评估和管理难点的不可避免会“移植”到宽带薪酬管理模式中来。冯珺[6]以北京市市属国有企业为例,提出国有企业薪酬在性别、岗位类别方面差异不显著,薪酬差距主要由工作年限和职级决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薪酬不公平带来的企业管理问题,也不能从本质上发挥工资职能在薪酬激励方面的作用。

      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薪酬激励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上,认为以企业效能为中心调整薪酬结构,最大化的发挥薪酬在组织中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如何从企业与员工两个维度出发,研究薪酬制度对维护企业和员工分配关系的平衡,解决当前大部分企业存在的分配导向单一、薪酬制度不规范、制度应用面窄、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薪酬理论综述与问题分析

      2.1 薪酬理论综述

      生存工资理论古老而又现实,由古典经济学家魁奈(F.Quesnay,1723-1774)、杜尔阁等人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D.Ricardo,1772-1823)的研究,推动这一理论成熟、成型。生存工资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员工的工资只能是能够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费用”,因此,有人称此为“糊口工资理论”。生存工资理论是薪酬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也为今天全世界推行的最低工资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次·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中提出的。克拉克认为,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组织规模相对稳定情况下,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数量,员工越多,则工资水平越低;反之则工资水平就越高。该理论的应用启示是:最大限度控制人工成本是企业获利、员工涨薪的公开秘密,由此做好定员控制也是广义的企业薪酬策略。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创立了均衡价格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由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决定的。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由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决定的。马歇尔理论影响深远,我国大量民营企业依据市场法则议价决定员工工资,制度成本低,但同时引发了普遍的“内部比较公平”问题。

      综上,从18世纪末的“生存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谈判理论”,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工资理论从经济学转移到管理学研究范畴产生的“效率工资理论”,再到1984年,马丁·韦茨曼出版《分享经济》并提出“分享工资理论”,它们各有不同的管理导向和应用局限,需要我们基于实践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的优势,拓宽研究视野、博采众长。

      1875年,马克思发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哥达纲领批评》,在书中,他提出了关于按劳分配的系统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参加劳动的平等权利和义务,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毋庸置疑,按劳分配原则全面影响了我们建国以来的工资改革走向,在今天的中华大地它绝不是过时的理论概念,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并且在实践中完善提升。研究按劳分配理论,可以获得薪酬制度设计的有益启示:按劳分配明确“劳动与分配的交换”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最合理方式。

      按劳分配原则,建立了“等量劳动、等量报酬”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为“同岗同薪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差别劳动、差别报酬”的分配方式,我们可以据此打破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用差别分配体现差别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