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员工内部创业驱动组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亚丽(通讯作者)(1974- ),女,湖南株洲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zhuyali8868@sina.com;郭长伟,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管理学报

内容提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组态分析模型,并以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地区区间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驱动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3种组态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类条件必具其一,又可互为替补,说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和等效性特征。此外,3种组态中创业自我效能和风险承担要素均存在,说明二者相结合是支撑员工进行内部创业的重要因素;而成就导向和媒体宣传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互为替代关系,二者只需其一便可推动员工内部创业行为。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法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20)11-1661-07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884x.2020.11.009

      1 研究背景

      内部创业是指已建立企业员工基于新的创业机会,利用母公司平台创造新事业,并推动公司整体战略更新的过程[1,2]。然而,并非所有员工都会响应公司号召投身内部创业事业,缺乏相应特质或环境刺激的员工可能不会产生创业行为。由此,如何准确识别潜在的“内部创业者”,并激励其创业行动,是公司的内部创业战略能否成功落地的关键。

      既有研究主要围绕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等个体特质,对“谁是内部创业者”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3],但仅局限于个体特质的视角,难以准确解释“员工为何内部创业”这一关键行为问题。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考察机会识别、风险承担、创业自我效能等认知要素对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1]。综合而言,相关研究仍存在两点不足:①内部创业是一种有计划的复杂行为,现有研究虽然发现了一些影响该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还相对零散;②相关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因素对内部创业行为的“净效应”,而忽视了多因素间可能存在的“联合效应”。

      计划行为理论(TPB)在预测创业意图和后续创业行为方面具备有效性和稳健性[4],为内部创业这种基于理性思考、谋划而后做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框架。该理论认为,个体愿意从事某一行为并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方面因素的影响[5]。基于此,本研究从员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3个方面,对“员工为何内部创业”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此外,为深入探究前因条件与内部创业行为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本研究使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对内部创业行为的驱动机制进行组态分析。基于组态思维的QCA方法,着重探索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要素组合,是探究多要素之间“联合效应”和“交互关系”的有效方法[6],契合本研究拟议的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

      2.1 行为态度与内部创业行为

      行为态度指行为主体对实施某一行为结果的积极或消极评价[5]。相关研究大多围绕两类态度展开讨论:①以成就需求为代表的成长型态度[7]。该类态度大多与社会地位提升、收获尊重以及提高成就感相关联,能够给个体带来物质奖励以外的精神激励。②以风险规避为代表的生存型态度。个体对创业失败的恐惧心理,会阻碍其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创业行动[8]。

      对成就的渴望和对风险的承担,是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中不可或缺,且相互作用的两个关键态度。一方面,相较于普通员工对物质回报和财务安全的重视,具有高成就导向的员工更注重获得尊重、提升社会地位,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等成长性目标从而选择内部创业[9];另一方面,害怕风险会阻止员工实施内部创业。尽管内部创业失败后的物质损失将部分转嫁给母体企业,但员工仍然可能在失败后面临声誉受损、职位降低甚至失业的风险[8]。由此,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本研究主要从成就导向和风险承担两个维度对员工行为态度展开分析。

      2.2 主观规范与内部创业行为

      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定是否从事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4],体现了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因素。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创业行为同样受到制度环境,特别是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社会规范作为最无形、最深层的非正式制度形式,对个体行为起着调节、约束与过滤的作用[10]。针对创业的社会规范主要体现为:①社会大众对创业活动的认可程度;②大众媒体对创业进行积极宣传的程度[11]。

      本研究将支持内部创业的社会规范,分为公众认可和媒体宣传两个条件。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对创业活动的包容性逐步增强[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塑造了接纳创业的社会氛围,社会对创业者的角色认可程度提高。在公众认可创业作为一种理想职业选择的情况下,一部分集体意识更强,但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的员工便可能选择内部创业,以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另一方面,媒体宣传也是影响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重要规范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次创业热潮,很大程度由政府与媒体合力主导塑造的社会规范所引发[11]。在微信、钉钉、雷神等一批成功的内部孵化案例得到媒体相继报道后,刺激个体进行社会学习和模仿,使其更倾向于采纳主流规范鼓励的创业行为[13]。

      2.3 知觉行为控制与内部创业行为

      知觉行为控制是指行为主体感知到的对实现某一行为的难易程度[14],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越多、阻碍越少,其行为控制感就越强。知觉行为控制主要包括感知可控和自我效能两个维度[14]。感知可控指行为主体对从事特定行为所需客观条件的控制能力,反映了外部控制信念;自我效能是个体对参与特定行为时,自身所具备能力的主观认知和评价,反映的是个体的内部控制信念。

      本研究认为,要成为一名内部创业者,既要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资源和能力具备信心,同时也要评估环境中是否存在合适的创业机会。由此,主要考察机会识别和创业自我效能两个条件对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①从机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内部创业是与创业机会的发现、评估、合法化和实施有关的一系列行动,因而内部创业过程通常始于组织或个体员工的机会识别[15];②创业自我效能是实施内部创业行为的重要内因。具有高创业自我效能的个体有更高的内在任务动机,相信自己具备或能够聚集创业所必备的个人资源、技能和能力[16],且对挑战性目标具有更坚定的承诺,因而更有可能进行内部创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