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日期:2020-02-1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53(2020)04-0734-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谢尔顿1924年提出以来就极具争议[1],主要体现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性争议、社会责任实践内容维度的争议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效应的争议。从前者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的存在多种取向,其历史演化过程中大致走过了商人个体的慈善道德观、企业的社会权利观、社会契约与社会回应观,战略性企业社会观等。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弥合了传统社会回应式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市场竞争之间的理论鸿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竞争的有效工具。在宏观层面,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发展理念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展动力转换成为宏观层面的重要研究主题;而在微观层面,企业整体上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动能转换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每年约有60%的上市公司其绩效不尽人意[2]。因此,在业绩下滑情境下,就企业战略选择而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战略变革的理性选择。但是,战略变革具有多重路径,在积极的战略变革观下,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关键性利益相关方政府的相关补贴,进而为扩大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获取企业的创新绩效提供更大可能性。但是,尽管企业仍然坚持战略变革,也可能走向基于消极战略变革下的盈余管理之路,即企业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企业外部释放积极信号,让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方能够对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保持乐观,进而缓解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的融资约束[3]。因此,在业绩下滑的情境下,一方面企业会基于积极战略竞争观走向企业创新,还是基于消极战略变革观走向企业盈余管理有待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在上述不同的战略竞争导向下,企业社会责任是充当积极战略变革观下的“竞争工具”还是消极战略变革观下的“粉饰工具”仍然有待进一步检验。 因此,本文沿着上述思路,基于2009-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首先检验了在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是否会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以此作为战略变革工具;更进一步地,本文对战略变革观下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何种工具进行检验,澄清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效应。因此,在理论层面,本文进一步丰富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拓展传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所形成的CSR-CFP研究范式,丰富了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具效应研究。在实践层面,为处于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进行战略创新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思考,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 文献综述 在近百年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演化之中,企业对于自身本质属性的认知呈现出多种逻辑取向,包括新古典经济学下的纯经济属性、社会学理论下的社会属性以及经济社会学下的经济与社会多元混合型属性观[4]。在不同理解的范式之下,学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形成了“CSR-CSP”的研究范式,且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一种观点基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如企业慈善行为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利益相关方理论与合法性理论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获得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性与资源支持[2],进而有助于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或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5]。另一种观点基于委托代理观,认为一方面,在企业资源既定的前提下企业开展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议题活动如企业慈善捐赠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由此对企业的主要战略实施如企业的创新战略存在挤占效应,由此给企业的创新绩效与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6][7]。另一方面,对企业创新战略而言,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战略性活动,在委托代理观下管理者可能存在个人短视主义,主要体现为管理者基于企业声誉与管理层收益的考量,管理者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而非选择企业创新投入或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创新过程从事创新活动。因此基于委托代理观下难以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与企业股东价值带来正面影响[8]。 同时,不同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也具有异质性。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投入性活动,在传统的情境之下,即当企业业绩处于平稳运营时,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如开展慈善捐赠活动[9]。但是当企业处于业绩下滑的情境下,企业的经营业绩压力骤升,企业管理层所面对的职业生涯风险更大,由此企业是否有足够动力以及足够资源支持其继续履行社会责任[10]?已有的研究表明,处于业绩下滑的情境下,企业所面对的外部利益相关方压力更大,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随之增强,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进一步减弱[11]。在这种情境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积极的信号,管理者倾向于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以展示管理者的对于企业业绩下滑情境下的努力以及维持企业的积极的社会声誉[12]。因此,业绩下滑情境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战略变革的理性选择。同时,在积极的战略变革观下,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在创新过程中获得关键性利益相关方政府的相关补贴,进而为扩大企业的创新投入以及获取企业的创新绩效提供更大可能性。但是,尽管企业仍然坚持战略变革,但是也可能走向消极战略性变革之路。消极战略变革观表现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粉饰企业的相关业绩,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继续提供企业运营管理所需要的资源支持[13]。因此,在业绩下滑情境下,不同战略导向下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工具效应不尽相同,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