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的神话:公司IPO初期的增长战略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俊喆(1988- ),男,四川达州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高层管理团队、公司投资和增长。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商业研究

内容提要:

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快速的规模扩张和市场占有是新创公司的一种主流增长战略,但这种“烧钱”战略是否带来预期的增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关注和证实。本文以沪深A股2000-2010年之间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IPO初期两种不同的增长战略对公司长期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近半数的公司在上市的前两年采取了“烧钱”战略,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快速的规模扩张,但它们长期的资产、营收和市值复合增长率均低于偏重利润的公司。通过案例比较我们发现,IPO初期偏重利润的公司集中投资于已有主营业务,项目投产快且盈利早,既补充了运营资金又有利于再融资,使得公司能稳定增长而避免经营上的大起大落;“烧钱”的公司重点投资新领域,周期长获利慢,市场风险的累积往往使后期收益低于预期,同时,原业务因投资不足而相对停滞、萎缩,甚至出现亏损,迫使公司不断地再融资,虽然其中少数公司能通过后续再融资而获得巨大成功,但大部分公司会因再融资障碍而陷入困境,因此,“烧钱”战略会导致公司增长率明显离散。综上,当前盛行的“烧钱”扩张并非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增长战略。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8 年 09 期

字号:

       Amazon在1997年IPO之后,连续6年亏损了近30亿美元,尽管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盈利,至今其14年的累计利润仍不足6.4亿美元。可是,亏损的Amazon不但没有衰亡反而实现了高速增长——通过持续地将传统媒介业务的营业收入注入网络零售(1997年)和云服务(2002年)业务,公司成功地在新兴市场占领了尽可能多的份额,获得了超额的市值增长①。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前期亏损的企业(如京东、Uber等)也逐渐盈利,“烧钱”缔造了越来越多的商业神话,似乎成了一种普遍有效的公司战略选择。

       “烧钱”扩张本质上是牺牲前期利润换取更快的规模增长。公司都有扩大规模和提升盈利的期望,但有限资源使它们不得不进行战略权衡——更大的规模还是更多的利润。有研究认为对二者的取舍决定于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情境,委托人为了盈利不惜裁员甚至业务剥离,代理人则更可能放弃利润以满足规模增长(Core et al.,2008)。也有研究认为这取决于外部市场对规模和盈利的估值,股价对业务量或者边际利润的敏感性提高,将促使公司在该方面更多的增长性投资(Aghion and Stein,2008)。资源限制使公司对不同的增长目标和方式设定优先顺序、等级,有时不得不牺牲某方面来换取另一方面的增长,形成差异化的战略取向:选择“烧钱”代表牺牲前期利润、扩张业务规模,以期占领的市场在后期能带来超额增长;而偏重利润则意味重视当期盈利、严控过度扩张,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公司增长。

       虽然“烧钱”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司增长的战略,但是对于“烧钱”现象的经验分析却很欠缺。首先,不同阶段的组织有迥异的增长选择——初创公司希望急速扩张而成熟公司则倾向于平稳增长(Madsen and Gordon,2007;O'Rand and Krecker,1990)。“烧钱”主要是新创公司采取的一种力求快速扩张的增长战略。其次,新创公司所“烧”的钱基本上都不是企业原有的资本,而更多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资本市场愿意买单意味着“烧钱”不仅仅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的一种战略选择,而且还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共同的市场期待。但遗憾的是,不管对于“烧钱”的企业还是资本市场来说,“烧钱”是否能带来预期的增长效果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

       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公司上市初期的“烧钱”战略,我们选择了1197家于2000-2010年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通过对比它们上市2年内的增长模式,界定并测量偏重规模和偏重利润的两种不同战略选择,系统比较这两种初期战略选择对公司长期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公司二元增长的形成机制。

       一、文献回顾:公司增长

       对公司增长的传统研究主要讨论组织规模、年龄与增长之间的关系。Ijiri和Simon(1967,1974)发现公司规模并不影响其增长率,因此他们认为单个公司的增长是随机的,而一群公司的规模分布也应该稳定不变。也有研究认为公司规模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原因是大公司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更能够承受和消化快速扩张的风险(Biais,Mariotti,Rochet,and Villeneuve,2010),最终淘汰小企业并获得更多的增长资源(Lentz and Mortensen,2008)。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年龄对增长存在限制作用。例如,Nielsen和Hannan(1977)检验了美国教育系统的扩张,Barron et al.(1994)则研究了纽约特许信用社在1914-1990年间的演变,他们的研究都发现组织规模和年龄给大公司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结构惰性,使其无法像小公司那样灵活快速地扩张。尽管这些关于公司增长的研究发现并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它们却多被笼统地归因于研究样本或分析方法的差异。

       近来研究开始区分增长的不同类型。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公司增长被分为机械(mechanic growth)和有机(organic growth)两种模式。机械增长是指通过外部并购而达到公司规模的扩张,而有机增长则是通过发展公司内部业务来扩张公司规模,如成立新部门(Kim et al.,2011)、建立分公司(Vermeulen and Barkema,2001)、提高现有产品和服务(Kim et al.,2011)等。机械增长可以帮助公司缓解原领域的竞争压力、打破新领域的进入壁垒、快速拓宽知识技术,从而降低组织惰性并提高市场适应能力(Vermeulen and Barkema,2001);但它同时也会消耗公司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阻碍内部创新、增加公司整合的难度(Hitt et al.,1996)。相反,有机增长能提高内部效率、鼓励内部创新,使公司更能在原领域开发新产品;但也会强化组织惰性而阻碍公司进入新领域。有研究发现,国际化和产品多元化程度以及过往的并购经验都会降低公司进一步并购的概率,使其之后更可能转向有机增长的模式(Vermeulen and Barkema,2001)。也有研究认为,两种增长是替代的,当一种模式的增长达不到同类公司或本公司的历史水平时,公司会更加持续地依赖另外一种增长模式(Kim et al.,20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