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依赖过往绩效水平进行管理决策?绩效反馈模型认为,管理者会通过后向决策模式,响应过往绩效反馈,进行经验式智慧积累和行动(Greve,2003a)。作为具有丰富实践根基的经典决策模式,绩效反馈理论近年来引起了管理学者的广泛关注。从理论渊源和发展看,绩效反馈模型起源于企业行为理论中的问题搜寻,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会激发搜寻行为,旨在找到解决方案(Cyert & March,1963)。此后,前景理论提出,潜在的损失或收益会影响管理者的风险承担决策,这为绩效反馈模型的发展注入了养分(Kahneman & Tversky,1979)。此外,与演化经济学和组织学习学派存在相似和关联,绩效反馈模型也强调组织开展渐进式试错学习、对组织惯例进行适应性选择(Argote & Greve,2007)。 早期绩效反馈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如何测量绩效反馈、绩效反馈如何影响典型管理决策两个方面,研究主题和内容相对局限,所用理论基础并未跳出企业行为理论和前景理论的框架,整体发展相对缓慢(Greve,2003a)。近十年来,绩效反馈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并逐渐成为组织决策和组织学习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Gavetti等,2012)。首先,绩效反馈的基础模型被应用于更广泛的管理决策领域,如组织间网络构建、吸收能力培育、家族权威配置、财务造假等领域。学者们融合了认知理论、注意力基础观、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前沿理论视角,有效拓展了多种情境下绩效水平对决策不同影响的研究。其次,随着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力日趋增大,除利润之外的其他绩效指标也被纳入绩效反馈模型,最近的研究开始探索多维度绩效反馈如何影响管理决策。最后,除了探索过往绩效,未来绩效预期如何影响管理决策开始受到关注。未来绩效预期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作为前向决策模式,有效补充了后向决策模式。 为反映绩效反馈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推动未来研究,本文以“behavioral theory”、“aspiration”、“performance feedback”、“past(firm)performance”、“good(firm)performance”、“poor(firm)performance”、“low(firm)performance”为关键词,对EBSCO、PROQUEST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检索,收集了2003-2014年间发表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如AMJ、AMR、ASQ、SMJ、OS、《管理世界》上的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和综述。 二、过往绩效反馈对管理决策的直接影响 绩效反馈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管理者会预先设定绩效渴望水平①,即令人满意的最小绩效值(Schneider,1992),并将过往绩效与渴望水平进行比较。若绩效高于渴望水平,即面临好绩效时,管理者会认为既有惯例和实践不存在问题,不倾向于做出偏离当前运行轨迹的决策;但如果绩效低于渴望水平,即面临差绩效时,管理者会认为既有惯例和实践不符合环境和组织要求,会进而采取搜寻、变革等偏离当前运行轨迹的行为,以求弥补绩效差距,矫正当前的行为(Cyert & March,1963;Greve,1998,2003b;Kahneman & Tversky,1979)。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了面临绩效反馈时,管理者进行的三类典型决策:问题搜寻、风险承担和组织变革。三者均是偏离当前惯例或实践,对弥补绩效缺口具有潜在作用的决策和行为。其中,问题搜寻的常见方式是研发投入或产品创新,即通过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流程来寻求新方向(Greve,2003b)。 近年来,绩效反馈直接效应的研究发生着两类变化:(1)随着新兴管理现象的出现,学者们拓展了管理决策的研究范围,开始考察绩效反馈对不同类型管理决策的影响,包括国际化经营、并购、财务造假、构建组织连带等。这些管理决策可分为四类:内部资源/权威配置、战略制定、组织间关系和商业伦理,如表1所示。(2)有趣但困惑的是,过往绩效和管理决策的关系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无论是关系的方向还是程度,以往的研究成果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如表1中函数图所示,部分研究认为,绩效越差,企业越容易进行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如表1中的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这种观点与绩效反馈模型的基本观点一致;二是有些研究进一步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的观点,认为虽然差绩效会引发相应的管理决策,但当绩效差到足以威胁企业生存时,企业会采取风险规避的态度,不再发动变革行为(Staw,Sandelands & Dutton,1981),因此,相比好绩效,差绩效影响管理决策的斜率更小更平缓(如表1中的图1.3所示);三是有研究融入了企业行为理论中冗余搜寻的观点,认为绩效越好,通常冗余资源储备越充足,越能支撑企业进行各种尝试性投入,因此,好绩效同样会引发各种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决策(如表1中的图2所示);四是有部分研究认为,管理者面临差绩效时,一些认知因素(如外部归因、承诺升级)和委托代理问题(贺小刚、连燕玲和张远飞,2013)会阻碍其进行改变性尝试,因此,绩效越差,企业越不倾向于采取偏离当前轨迹的行为(如表1中的图3所示)。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论给学术界和实践界带来了困惑,仍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