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玻”与清华大学在集热管上成功合作,可比喻为企业从大学、科研院所吸收能量,在市场中释放能量,那么,同样“集热”、“放热”成功的企业,不应该只“北玻”一家或为数不多的几家。因为,对许多需要补充热量的企业来说,身边就有一座“火山”。 “真空集热管”能够在一“点”上聚热,全市更多的企业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聚起“巨热”。 北京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品不适销对路、失去竞争力造成的。这表现在,我们许多曾经为国内首创、曾经是国内老大的名牌,优势渐失甚至退出了市场,曾经颇具规模的产业在别人的赶超下失去了规模,曾经一流的装备落至二三流。我们的产品结构中,传统产业的比重仍很大,靠老产品吃饭的企业居多,技术含量不高、我有别人也有的产品居多。 把北京工业由传统型调整到适合首都发展特色的科技主导型,是首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走这条路,就需要在我们的传统结构中,大量注入科技的能量,更新一大批粗放型、低效益产品,培育出一大批具有高科技优势、技术优势的产品、产业,形成一大批新的增长点。强调产、学、研联合的目的,就是要在众多企业自己体弱单薄、难于生“热”的情况下,广开思路,广集博收,吸取外部的能源。 “集热”、“生热”,北京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首都作为科学文化中心,科技资源丰富,人才汇集。北京地区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高等院校、国家有关部委所属研究机构和市属科研机构五路科技大军,北京地区集中了我国第一流的科研装备,是最广泛、密集、迅速的资料信息中心。 统计表明,北京地区有各类高校67所,市级以上独立科研院所485个;北京地区拥有科学院院士327人,占全国总数的56%,有工程院院士162人,占全国的52%,北京地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24.7万人,占全国的10%;1995年,北京地区的科研项目立项为近万项,完成成果4000多项。如果把科技比做巨大的热源,那北京工业无疑就坐在“火山口”上。 那么,我们吸收、利用“热能”的状况如何呢? 北京工业多年来与“五路”大军开展的合作,数量应当说不算少。但是,利用的成效却不是很显著,真正对调整结构起实质性作用,创出高新产品和高效益的合作,所占比例很小,像“北玻”与“清华”那样产生质的飞跃的“采集”,为数有限。 是什么原因造成集热效果不理想?记者采访了解到,造成在产、学、研合作中开花多、结果少、结大果更少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企业吸纳成果的能力差。据1996年北京市第三次工业普查的统计,北京工业的科技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2%,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据了解,1994—1996年北京市科技三项费用投入国有工业企业总额仅为5700多万元,约占全市科技三项费的20%,投入力度太弱。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企业要具备一定的吸收、消化高新技术的能力,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开发、工艺革新、人员储备等条件,这要靠长期的科技投入、苦练内功才能获得。而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包袱重、资金缺,无力投入。同时,有的企业经营者对科技兴企不重视,技术进步、革新、创新力度不大,办法不多,使自身吸收成果的能力很弱。自家的“地”贫瘠,再好的种子也种不出好“庄稼”来。 其二,合作深度不够,难以有实质性突破。从北京化工集团等行业产、学、研合作情况看,80%以上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型的合作,也就是说,大都是在原来的生产格局、设备状况、产品类型的基础上,就某一环节上的难点,合作进行解决,很少有重大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方面的联合。所以,尽管合作数量不少,但多是小修小补,治不了大病。 其三,急功近利的合作,效果不佳。“北玻”与清华等一些成功的合作,都是长期、连续合作的结果。产、学、研联合是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遵循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扎扎实实地进行。而一些合作项目,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企业总想拿来成果就用、立刻就挣钱;院所把成果卖出去、挣了钱,余下的不管不问。这种功夫不细、耐心不足的简单“嫁接”,往往收效有限甚至流产。 其四,松散型的合作机制,不利于形成合力。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1990年到1994年,在部分北京工业企业与北京地区的产、学合作中,技术服务、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三种形式,分别占32.6%、25.7%和21.2%,三者之和占合作总数的79.5%,而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和组建联合体这些紧密型合作形式,只占不到10%。 事实证明,恰恰是比例最小的紧密型的联合,效果最佳,紧密合作利于成果与生产的融合,只有合为一体才能真正见成效。 其五,不成熟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成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成果,有不少是处于实验室阶段,甚至仅仅是篇论文和构想,与生产实际相差甚远。在本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中,不乏失败的例子。所谓失败,就是指成果转化到规模生产阶段,因工艺技术或配套问题,走不下去了,出不了合格产品。其症结在于技术不成熟。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术语中,有1∶10∶100的说法,指一个成果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再到规模生产,人、财、物的投入是1∶10∶100的关系,实验室的成果距规模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而许多学、研输出的成果,企业想拿来就用的成果,只是实验室里的成果,甚至只是理论上可行,实践上根本行不通。而出于资金、体制等种种原因,在转化过程中异常重要的成果培育、完善、成型、配套工作,被忽视或实施不利。有关权威人士在剖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这一困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难题时指出,影响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是技术本身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