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完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清理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达72873亿元,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0%以上,有些省份高达60%。根据这种现状,可以把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分为健康资产和病态资产,其中健康资产占60%,总量达4.35万亿元;病态资产占40%,总量近3万亿元。健康资产在资产的运动中,具有正常的、活跃的资产代谢和增值功能,能顺利地完成资产的代谢循环和增值过程;病态资产在资产运动中,其代谢和增值功能发生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循环和保值增值。病态资产的运动,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就是亏损。企业亏损达到资不抵债的情况后,其存量资产就会退出资产运动,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资产或闲置资产。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一方面意味着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健康资产的活力,充分释放其能量;另一方面要医治病态资产,修复其正常的代谢和增值功能;对于休眠资产,要重新激活,让其重新进入资产运动,发挥效益。这是实实在在的巨大挑战,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此,笔者提出“存量资产优化组装”这一全新模式,基本思路是: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存量无形资产作为粘合剂和催化剂投入,与病态资产有机结合,激活资产的代谢和增值功能,从根本上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 一、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思路 存量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存量资产和非经营性存量资产,其中经营性存量资产是本文讨论的对象。经营性存量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存量无形资产和经营性存量有形资产。经营性存量无形资产主要由商标(商誉)、技术和以管理水平为主体的经营力构成,它是一种软资产。经营性存量有形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构成,它是一种硬资产。 处于正常运动中的企业存量资产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化资产,具有自身特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资产总是以组装形式进入资产运动,即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软”、“硬”结合,合理配置,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才能正常运转。资产的有序化及组织化程度取决于资产组装结构的优化程度。如果在各种资产的组装磨合过程中,无形资产出现过剩或闲置,就会造成浪费,不能实现无形资产的扩张效应;但如缺少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失去粘合力和激活力,资产运动就会出现障碍,最终变成休眠资产。 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就是以现有存量资产为基础,利用健康资产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作为粘合剂和催化剂投入,置换病态资产中的相应的病态“基因”,从而实现健康存量无形资产与病态存量资产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从整体上盘活存量资产。 无形资产是一种软资产,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过程中,扮演着粘合剂和催化剂的角色,具有两大功能,即粘合功能和催化激活功能。在存量资产整体运动过程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在地位与作用上是对称的。病态资产之所以缺乏生命活力,其关键原因是其资产运动过程中出现“对称破缺”,即存量资产总体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构比例失调。最普遍的“对称破缺”是无形资产不足或缺乏,企业整体存量资产一旦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缺少无形资产粘合和催化,已不大可能依靠资产自身运动的代谢功能实现自我复苏。要激活这种休眠状态的存量资产必须从外部注入“强心针”,即投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 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来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一种是拥有雄厚无形资产且自身资产组装优化的企业;另一种是缺乏无形资产而自身资产处于病态的企业。所以,要盘活存量资产必须是前者向后者投放足够的无形资产,或者是后者向前者引进足够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的确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入都不是无偿的,而是要讲求投资回报的。引入无形资产的企业,获得了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和使用价值,盘活了存量病态资产;而投入无形资产的企业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这样,企业之间因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又加速和巩固了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 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行为方式:一是无形资产有偿转让。产权市场建立后,无形资产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中介,实现无形资产的有偿转让;二是合资(合股)联营。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把其无形资产折价或折成股份,与缺少无形资产但拥有有形资产的企业合资或合股联营;三是收购或兼并。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对拥有休眠资产的企业实行整体兼并或干脆出资收购;四是把缺少无形资产的企业的有形资产委托给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经营。 二、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模式 如前所述,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的实质就是用健康资产中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基因”(包括商标、商誉、技术、经营力)置换病态资产中的病变“基因”,通过无形资产的粘合和催化作用,来激活存量资产。按“基因”的不同类别,可将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商标(商誉)投入置换型。这种组装模式就是用企业的驰名商标(商誉)作为资产投入,组装病态资产,允许资产优化组装后的企业使用驰名商标(商誉)。这一模式适用于盘活这样一种类型的企业,即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达到驰名商标标志产品的质量水准,但由于其商标知名度不大,产品销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