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之谜  

——基于尚德电力的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
蔡宁,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 361005);董艳华,郑州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刘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以尚德电力案例为对象,探讨理论上“完善”的董事会制度是否必然带来理想的治理效果。我们的分析表明,尚德的失败主要与不合理的关联交易、重大错误决策、管理层失察等有关;而尚德又拥有堪称范本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独立性强、董事专业背景好、委员会设置合理且规范。我们的讨论倾向于认为,尚德的董事会没有发挥监督和决策作用。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董事会制度的进一步比较表明,即便是依据严格监管条例建立起来的董事会制度,亦未能阻止部分公司走向经营失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董事会之谜”,即:董事会是否能够有效发挥监督和决策作用、甚至董事会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本文是一个案例研究。我们以尚德电力失败事件,提出一个争议性问题:董事会制度安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挥法律所赋予的决策与监督作用?

      董事会制度安排与股份公司相伴而生,只要有股份公司,就一定有董事会。按照主流的文献讨论,董事会的主要作用就是两个:决策与监督。这一思想也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以及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相关制度中得到体现。

      部分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起英美企业失败、舞弊等事件,董事会与董事会制度安排成为对策的一个核心部分,包括强制性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安排、设立专业委员会等,其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能够更好地监督管理层。2001年、2002年陆续爆出安然、世界通讯等公司舞弊事件,进一步增强社会对董事会的关注,要求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纽约证券交易所还为此发布了相关的公司治理规则,对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独立性,给出具体的要求与规定。中国证监会在银广夏事件之后,也发布了相应的公司治理指引,并在之后进行多次修订;上海、深圳交易所也分别发布相关的公司治理文本,给出最优或推荐的董事会标准或实践。按照中国证监会、SEC、NYSE等监管部门的观点,采用符合要求的董事会结构,能够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职能。

      2001年9月,施正荣创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其太阳能产能已经位列全球第五;2005年12月,“尚德电力”(Suntech,NYSE:STP)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采用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ADRs)方式上市;2007年12月26日,尚德电力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88.35 USD/ADR),公司市值超过154亿美元,施正荣个人财富达到50亿美元。2011年年报显示,尚德电力的资产负债率约为80%,其中短期借款、可转换票据等债务接近23亿美元;2012年9月22日,因公司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被纽交所停牌;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法院裁定尚德电力破产重整;2014年4月7日,顺风光电收购无锡尚德议案正式通过。

      尚德电力曾是太阳能行业世界范围内的领先企业,2010年度销售收入29亿美元、净利润2.38亿美元。作为在美国主板上市的首个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曾创下4亿美元的IPO融资纪录。后文的分析表明,公司的衰败主要与尚德电力的创始人、也是实际控制人施正荣错误决策、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直接相关。一个曾被视为典范、标杆的企业,短期内由盛而衰,尚德电力案例留给学术界讨论的话题很多。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一个曾经行业领先的企业,在被公认为公司治理严格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拥有规范的董事会和声誉卓著的独立董事,但这一切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盲目决策以及关联交易掏空等行为?换言之,如果一个如此规范的董事会都无法阻止公司控制人的侵害行为,那么,董事会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尚德电力的发展与崛起;第三部分分析尚德电力经营失败的3个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介绍了尚德形式上完善董事会制度;第五部分提出了“董事会之谜”:董事会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作用机理还是理论上的“黑箱”;第六部分讨论以是否被做空等切入,比较3组不同的中概股公司董事会特征;第七部分是讨论与小结。

      二、尚德电力:前世今生

      根据尚德电力的上市公告书、相关媒体报道等,我们可以勾勒出尚德电力从创立到破产重整的主要发展历程。

      董事长、CEO施正荣199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太阳能电池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9月,无锡尚德正式成立,施正荣以40万美元现金、160万美元专利技术入股,占公司股权25%。同时,无锡市当地8家国有企业以600万美元现金形式参股。

      2000-2001年,国际油价徘徊在每桶20美元上下。2003年年初,国际油价冲破30美元/桶,2005年6月突破60美元/桶,此后一度上扬。由于太阳能产业被视作可能的替代能源,原油价格的上升很容易引起市场对该产业的憧憬和追捧。2004年德国发布《新能源法》。这些都为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3年,尚德首次实现盈利,当年净利润不足100万美元,2004年净利润增长至1975万美元。2005年,尚德太阳能电池产能120兆瓦,位居全球第五,仅次于夏普、壳牌等国际大公司。

      2005年,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施正荣对尚德进行了一系列股权重组,核心是国有资本退出,尚德变成一个纯粹私营的企业。

      2005年12月19日,“尚德电力”控股无锡尚德,并采用存托凭证(ADRs)方式在纽交所上市。作为中国大陆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额约为4亿美元,成为截至2005年年底在美IPO融资额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当天收盘价21.2美元,施正荣所持股份(46.8%)的市场价值约为14.29亿美元。

      2006年12月,尚德电力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达到270兆瓦,公司股价也从2005年年底逐渐升高。2007年12月26日,尚德电力的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每ADS 88.35美元。以尚德电力股份总数计,公司市值为149.54亿美元;施正荣持5285万股,占比34.3%,个人持股市值51.29亿美元。

      尚德电力股价在2007年历史最高位之后便开始下降,至2012年下半年,跌至将近1美元。2012年8月1日起,股价开始低于1美元。尚德电力股价的大幅下跌,表明市场已经不认可尚德的相关表现。2012年9月25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因为股票价格不满足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收到退市警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