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界定与测量前沿探析及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
陈建安(1974-),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在站博士后,湖北 武汉 430072,湖北 武汉 430072;陈瑞(1990-),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陶雅(1990-),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创业成功以及衡量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创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问题逐渐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引起创业领域研究学者和商界人士的激烈争论。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区分了创业者成功与新创企业成功及新创企业失败与创业失败,提炼了创业成功的创业经济回报、创业者心理成功和社会影响力的三元标准论,归纳了创业成功标准的主客观测量工具,并在评述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以供创业领域研究学者参考。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创业活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但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引领经济复苏,因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尤其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裁员风波、组织扁平化、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兴起等导致大型组织内职业发展机会减少(Arthur等,2005),自主创业成为日益重要且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之一(Lau等,2007)。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与过去的稳定职业生涯环境相比,我国正进入日益多变的职业生涯环境,可供选择的职业形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全球创业观察组织(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2012年度全球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就有13人参与创业活动。创业成功不仅对于创业者个人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随着创业群体的日益壮大,尤其是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过程中,创业者的成功标准自然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的关注。

      虽然所有创业者都期望创业成功,但是不同创业者对创业成功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创业者把企业上市或纯财务盈余当成创业的唯一目标及成功标准,有些则把营业额或者用户数达到一定标准视为创业成功的象征,有些甚至将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赢得客户满意作为创业成功的关键衡量标准。例如,Reavley和Lituchy(2008)基于对加拿大、爱尔兰、捷克共和国、波兰和日本等国家的女性创业者的调查发现,部分女性创业者以利润来定义成功,其他创业者则用非财务因素来定义成功,如客户数量、员工数、企业经营年限或者她们的同事评价她们是成功的。那么,所有创业成功是否存在共通的元标准?这一问题自然引起了辩论和探究。鉴于创业成功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存在为创业而创业的现象,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创业成功的界定和测量加以深度解析,以便加深对创业成功的认识,为加强创业管理和引导创业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职业成功长期以来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认可。但是,创业研究是一个新兴并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国内对创业成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创业成功界定及标准衡量方面的研究尤为欠缺。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对如何评价创业成功、如何帮助创业者获得创业成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诠释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内的创业成功相关研究,有助于指导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因此,本文聚焦于创业成功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创业成功的内涵界定和标准测量进行系统梳理,试图从理论上为国内创业成功的深入研究做一点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二、创业成功的内涵界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活动,研究者开始将职业研究焦点从普通员工转向创业者,并引发了对创业成功的高度关注。创业者创办企业和普通个体进入组织成为雇员一样,是职业选择的结果。但是,创业是在高度不确定情境下从事的职业活动,没有成熟的职业路径供其参考,没有成熟的组织可供创业者融入(Stumpf,1992)。因此,创业者通过创业来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有其特殊性(Dyer,1994;Rao,2011)。与普通职业相比,创业活动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创业行为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因而创业与普通职业(包括管理者)之间的特征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具体如表1所示。Greenhaus等(2000)识别了创业不同于组织内员工传统职业的重要因素。例如,个人承担的失败风险大,对所创公司的承诺度高,工作结构化程度低,能够得到的组织支持比较少,工作难以预测及需要承担多样化的工作角色。Parasuraman等(1996)则认为,创业者是自己的老板,享受更多的自由,能够灵活地调整工作安排来满足家庭的需要;当然,创业成功也需要创业者压缩承担家庭责任的有效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对于普通职业而言,员工在组织内有明确清晰的升迁路径(Greenhaus等,2000),但是与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业晋升不同,创业者从创业之初就处于其创建组织的最高职位,拥有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Parasuraman等,1996;Lau,2002)。总之,选择创业作为从事的职业既有积极的收获(如独立、自由度高、职业满意度高和可观的经济收入),也有消极的结果(如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责任重、风险大、没有公司福利),但是总体来说,积极收获远远大于消极结果(Alstete,2008)。

      

      创业成功是职业成功概念在创业领域的发展和延伸,为我们理解创业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创业成功与其他职业成功具有相似和重叠之处,然而创业与普通职业的差异决定了创业者和受雇于某一组织的雇员在职业成功内涵方面具有不同特质。部分学者对创业成功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认识与观点不尽相同。并且,研究者通常人为地将创业结果一分为二,视创业成功与创业失败为截然对立的两面,也有部分学者从创业失败的视角来反思创业成功的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