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程与创业网络的共生演进关系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朝云,安徽大学 商学院,合肥 230601 王朝云(1964—),男,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合肥 230601)。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在梳理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构建关系研究的三个层面基础上,按照创业过程的阶段性目标决定创业网络构建目的、目的决定创业网络构建手段、手段影响创业过程阶段性目标实现结果的思路,构建“目标—目的—手段—结果”分析框架,探析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构建二者之间共生性及其演进关系的机理、方式和路径等,为基于网络的创业实践提出了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4 年 10 期

字号:

       0 引言

       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构建之间的关系是创业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对关系型社会的我国创业活动具有现实价值。虽然学者既关注创业网络构建对创业过程推进的支持作用,也关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行为不断改变创业网络结构、强度和方式,还探讨创业网络构建与创业过程推进之间互动影响关系等,但是缺少揭示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演化二者之间共生的演进关系研究,因而在理论上难以揭示基于网络的创业过程实施机理和路径等,在实践上缺乏基于网络的创业过程操作性思路与步骤,而这些都是需要创业研究必须作出合理解释的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现有创业网络构建与创业过程推进研究的内在逻辑,据此提出该领域的三个研究层面,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创业阶段性目标决定创业网络构建的目的、创业网络构建目的(结合创业者既有网络条件)决定创业网络构建的手段、创业网络构建的手段决定创业过程阶段性目标实现的结果”思路,构建“目标—目的—手段—结果(简称G-O-M-R)”分析框架,探索创业网络构建与创业过程推进之间共生的演进关系及其演进路径,以期在理论方面揭示基于网络的创业过程实施机理,在实践方面提供创业活动操作性思路、方法和路径等,以促进关系型社会的我国创业实践。

       1 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和本文研究框架确定

       20世纪90年代的创业过程观开拓了创业研究的新视野[1-2],基于网络的创业过程研究是其重要视角[3-7]。本文在梳理创业过程推进和创业网络构建之间关系研究后认为,这些研究思路可以分为:创业过程中的网络本身演化性研究、创业过程推进和创业网络构建的因果影响关系研究以及创业过程推进和创业网络构建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三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炼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

       1.1 创业过程推进与创业网络演化之间关系研究的三个层面

       1.1.1 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网络演化性研究

       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网络演化性研究可以分为以创业过程为既定背景的网络演化性概括描述,按照创业阶段划分的创业网络演化性细化研究,以及基于关键线索的创业过程中网络演化性深化研究三个方面。

       (1)以创业过程为既定背景的网络演化性概括描述。Lorenzoni和Oranti用案例数据描述创业网络从无计划使用到有计划去构建的转换模式。Steier和Greenwood研究发现,通过持续的关系构建使得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强健,而且网络通过关键年份和节点具有重新组合的特征[8]。Hite和Hesterly研究得出,网络变化是从被社会嵌入关系主宰到具有嵌入性和保持距离的平衡,随着企业发展原初的强网络被稀疏或松散联接,具有被结构洞所限定的特征,即网络从被动的路径依赖向被创业者积极主动或有意图管理转变,随着时间的发展网络变得更加复杂[9]。Schutjens和Stam观察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企业在网络中的客观关系越来越有选择性。李新春等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生存年限越长、规模越大,嵌入性关系网络的使用在相对减少,而市场性关系网络的使用在相对增加[10]。

       (2)按照创业阶段划分的创业网络演化性细化研究。Birley研究得出在创业活动的最初阶段,创业者主要依靠朋友、家庭成员和周边邻居的信息网络来获取数据,在后续阶段,创业者则依赖于专业的银行、会计、法律人士、供应商、政府机构等来获取商业信息[11]。Butler和Hansen识别了创业网络演化的三个阶段,在创立阶段,创业网络表现为社会网络,其目的是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更广泛地识别机会;在启动阶段,创业网络集中于创业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价值创造;在持续成长阶段,创业网络则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层面[12]。Larson和Starr提出一个创业网络发展的动态模型,区别出三个连续不断的创业网络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关系探索、扫描和选择,以便跟上新企业的商业领域,创业者利用现存关系去创造新的关系[13]。Brown和Butler研究显示,在最初创业时,创业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方面的社会网络来获得信息,但是一旦启动阶段过去,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愈加复杂化,新创企业更需要不同类型的网络支持,因此与企业发生联系的主体也在不断拓展,这些主体包括下游的渠道、政府机构、供应商、竞争者等。Lechner Dowling开发出一个创业网络运用的动态模型,发现创业者在创业的四个阶段中使用网络的不同形态,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私人网络的价值依赖于他起业时的地位,在早期阶段,强社会网络如声誉网络在起着重要作用;在起业阶段,当企业能够建立一个自己的声誉时,强社会网络变得不那么重要;在第三阶段,市场网络如合作网络是重要的关注点,之后,技术伙伴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14]。Greve和Salaff研究发现,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小网络被使用,第二阶段时小网络开发速度下降,然后在第三阶段更加关注小网络[15]。Slotte-Kock和Coviello以创业过程为线索描述不同创业阶段的网络活动现象,在创业构想阶段,创业者的网络以基于情感的小范围的强网络为主;在商业化阶段,创业者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开展各种网络构建活动来积极构建创业网络;在成长阶段,制度建设伴随着新企业的创立同步进行,创业网络逐渐能够通过关系间的自组织机制自我运作,而不再仅受创业者个体控制。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创业者开展网络构建活动的方式或手段也逐渐由创建网络转变为协调与控制网络[16]。林嵩从网络角色、构成主体以及连接属性三个维度构建三阶段创业网络演化模型,分析了创业过程推进中的创业网络演化,在机会识别阶段,创业网络属于弱化的个体网络,创业网络的构成是创业者的亲朋好友等个体联系,其连接关系较为松散,其功能主要是为识别机会提供参考依据,在企业创办阶段,创业网络属于加强的个体网络,由于已经开始进入正式的企业创办阶段,虽然创业网络仍主要由个体联系所构成,但是个体联系对于创业活动的支持作用开始加强,创业者需要通过创业网络获取各方面的启动资源以度过最艰难的生存期;在创业成长阶段,创业网络表现为多元化,多层次的战略型复合网络,网络构成主体较之前更为多元化,网络对于创业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战略支持[17-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