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郁冰(1974-),男,湖南江永人,博士,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福州 350108,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北京 100190;陈劲(1968-),男,浙江余姚人,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科教发展战略与政策,杭州 310027

原文出处:
科研管理

内容提要:

在基于知识与学习的新竞争范式下,技术多元化作为一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技术战略,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成为近20年来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文章从技术多元化的概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3 年 09 期

字号:

      企业如何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下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和技术创新研究的中心议题,大量文献都强调技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1世纪以来,产品的“多技术”特征引发了产品创新的加速复杂化,许多互补性关联技术被同时用于制造某一产品(如复杂产品),或被用于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技术能力单一的企业在创新竞争中已困难重重。为了比竞争对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地推出新产品,拓宽内部技术基础范围(即技术多元化—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成为众多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选择。技术多元化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包括技术获取、研发联盟或技术型并购)的共同作用推进知识积累,旨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绩效,是一类具有重要管理价值的技术战略,被誉为“企业唯一值得投入的多元化战略”(Fai,2003[1])。Hamel & Prahalad(1994)[2]指出累积性和多样性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两大属性,知识多元化是企业保持再生性(regeneration)的重要基础。Cantwell et al.(2004)[3]认为当前多元化理论中一个令人兴奋的转向是评价技术多元化对产业经济绩效的贡献。20多年来,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技术战略与创新管理文献(如Research Polic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Technovation、R&D Management等)的新兴领域和研究热点。在技术多元化情境下,保持技术探索(exploration)与技术挖掘(exploitation)的均衡十分重要,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目前国内有关技术多元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现有文献中有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动因与模式

      技术多元化概念可追溯到Nelson(1959)在基础研究与多元化战略研究中提出的“知识多样性”思想,Nelson发现基础研究范围较宽的企业在产品多元化战略上有更好的绩效表现。Kodama(1986)[4]最早对技术多元化进行界定,他认为技术多元化是指企业在主导产品领域之外有研发活动,其功能是为企业在进行产业转换和拓展时提供技术能力的支撑。受传统的多元化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文献中技术多元化常常与研发多元化相混淆,学者们一般根据企业所申请的专利是否跨越核心技术领域来表征技术多元化。如Granstrand(1998)[5]、Breschi et al.(2003)[6]和Cantwell & Vertova(2004)[7]将那些在三个以上不同技术领域间有研发活动的企业称为“多技术企业”(MTF),技术多元化就是企业在多个技术领域中申请了研发专利。Cristina & Carlos(2008)[8]也用研发经费在各个项目的分布程度来衡量技术多元化。这种思路的缺陷是忽视了外部技术获取的贡献。专利或研发广度只体现了技术多元化的内部路径,而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技术多元化战略有了更多的选择,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等也是技术探索的重要知识源。Oskarsson(1993)[9]提出的技术多元化定义比较有代表性,曾被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广泛引用,他将技术多元化定义为企业技术基础范围扩张的过程和结果,包含知识积累和能力转换的动态演化,以及组织内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机协同。Miller(2006)[10]和Chiu et al.(2008)[12]都指出,技术多元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保持和增强核心能力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扩展,进而在某一时段发展了新的技术知识或能力,技术存量表现为分散性而非聚焦性。因此,衡量技术多元化应同时考虑技术产出(专利、技术标准或诀窍、科技论文)和技术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和员工知识结构)的分布度。由于技术探索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密切相关,新技术往往与企业原有技术基础在知识原理或生产运用上具有某种关联,因此技术的多元化演化路径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6]。比如,基于科学创新(S & T based innovation)的企业常常将创新活动延伸到产业技术领域之外,技术多元化程度相对更高,而对生产要求更高的行业(如机械工程和器具类企业)则更注重小范围的技术挖掘[12]。表1汇总了对技术多元化进行界定的部分代表性观点。

      企业为什么要在“非核心”的技术领域中进行创新投入呢?在现有文献中有四个驱动因素常被提及:应对产品供应链日趋上升的复杂度(Rycroft & Kash,1999[13])、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Patel & Pavitt,1997[14])、提高创新回报的独占利润(Torrisi & Granstrand,2004[15])、产品多元化对技术资源范围的需求(Granstrand & Sjlander,1990[16])。Granstrand et al.(1997)[17]认为,随着产品创新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着构建技术知识系统的巨大挑战,这迫使企业了解并协调更多的技术来掌握设备装置和产品生产中的辅助性知识。比如,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不可能既制造车窗玻璃又去制造轮胎,但它需要在这些领域中构建技术能力,来判别供应商是否能提供流线型玻璃和高质量的轮胎,作为企业发展更高效的内燃机的补充。在很多时候,企业需要对有前途的新兴技术进行试验,以提前识别这些新技术的潜在商业价值,如在过去医药企业的核心能力处于化学行业,而现在这些企业正活跃在生物化学和生态技术的实验领域[14]。由于R&D项目存在着知识溢出和范围经济,因此多元化的R&D组合减少了企业研发的平均成本以及创新投资失败的风险,提高了对创新努力的回报进行独占的能力[15]。Granstrand等人由此指出,企业在发展核心能力的同时也要投资于背景(background)能力和边缘(marginal)能力,构建一个“分布式能力”系统,这些“非核心”的技术能力对“干中学”和“用中学”非常重要,能使企业有效区分、整合和适应产业竞争中各种各样的技术需求[17]。

      

      技术多元化的模式划分涉及技术、产品、组织、环境的多重关联,现有文献中主要有单维度的“核心论”和多维度的“组合论”两种划分方法。单维度方法主要从新技术与核心技术的关联(Granstrand,1998[5])、新技术与产品制造或产品创新的关联(Fai,2003[1])、新技术与上下游企业的知识关联(Kodama,1986[4])、技术专利的分布(Piscitello,2004[18])来划分;多维度方法则综合新技术知识的来源(Suzuki & Kodama,2004[19])、技术资源配置、企业战略(Cantwell et al.,2004[7])等来划分。Granstrand(1998)明确提出四类技术多元化模式,即核心相关型(新技术属于核心技术领域)、邻近型(新技术是支持性辅助技术)、替代型(新技术对已有核心技术的替代)和全新型(新技术属于探索型实验知识),他认为多元化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创新战略(渐进性创新还是突破性创新)、产品与技术关联(现有技术资源是否支撑新产品或新业务开发)、产业环境(技术演变的速度与复杂性)等,由于核心相关型模式的风险水平和管理难度相对最低,该模式在市场变动程度不大的时候是适应的,但一旦产业发生了技术变革或者企业决定进入新的产品市场,替代型或全新型模式就体现出优势[5]。Fai(2003)提出技术多元化的深度(depth)模式(技术拓展与核心技术领域相关)和广度(width)模式(技术探索主要发生在非核心技术领域),她认为尽管许多企业都愿意采用深度模式审慎地拓展其技术基础,以增强技术资源对产品创新及工艺制造的支撑能力,但基于探索性学习的广度模式在许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或重大创新时都要优于深度模式[1]。综观已有研究,模式划分尚缺乏明晰的判别标准,原因在于技术知识本身兼具显性和隐性特征,很难只用专利、研发经费或论文等单维度指标来衡量,而多维度方法划分的类型过多,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指导价值,而且技术多元化模式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是动态改变的,但现有文献尚缺乏从企业整个发展阶段动态地揭示模式变化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