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知识体系社会建构的认知鸿沟

——基于本土中层管理者DPH模型的实证检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静美,陈甫,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连 116025)。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变革管理的DPH理论模型,以本土中层管理者为调查样本,针对某些成熟量表进行了设计、提炼和改造,实证检验了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针对具有一般性特质的“元”问题可能存在的认知鸿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实业界人士对更贴近于突发式变革的微调变革和增量变革两种计划式模式更为青睐,因而如何将“组织惯例”、“习惯做法”等“稳定要素”作为变革的一部分并将其导向战略方向是理论界和实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证明了在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存在的具体认知差异可能有哪些,并以台湾地区的逢甲大学为例,提出了跨越这种差异的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的一个有益的结论是,在变革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不再是企业战略问题的唯一主体,中层管理者“战略性贡献”的发挥是变革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维度。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一、问题提出

      变革管理是组织科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不同领域围绕着组织变革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传统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Ven & Poole,1995;Weick & Quinn,1999;Woodman,1989)。尽管此后“组织变革”很快成为一个备受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主题,但迄今为止,在组织变革这个更倾向“实践性”特征的领域仍存在一个困境:即学术界常常因受学术研究偏好的影响而导致其成果无法真正指导实践中的变革,而实业界关注的变革问题也往往无法为学术界所洞悉并成为他们的核心研究议题,即学术研究的“严谨性”(rigor)和知识的“实践相关性”(relevance)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Rune(2005)就曾指出目前学术界和实践人员所采用的变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是缺乏支持性的假说和经验性的证据。Burnes(2004)也认为,就组织变革管理而言,还没有一个可以被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广泛接受的、明确的、实用的方法来说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变化和他们如何来实现相应的变化。Ketokivi和Mantere(2010)呼吁研究人员以及评论家应该多对话,少辩论,解决组织变革在实践中的困境。

      事实上,不仅是组织变革领域,在更一般的整个管理学领域,“科学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之间的矛盾①由来已久,也受到了诸多的关注(高良谋、高静美,2011),但对于二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这些差距如何阻碍了本领域的发展,更重要的,如何弥合这些差距等问题,学者们更多的只是做了思辨式、一般性的探讨(Susman & Evered,1978;Kelemen & Bansal,2002;Chia & Holt,2008;Fincham & Clark,2009),通过实证性的检验和分析针对某一主题的深度挖掘仍较为匮乏。在组织变革这个领域,学术界和实业界之间的差距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引致这些差距的要素可能有哪些,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使得二者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共同成为知识贡献的主体,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组织变革领域,以往的知识构建更主要的是学术界的成果积累,以学术界为主体、将实业界人士作为具体变革事件的研究样本,对他们的考察也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变革事件而不是关注变革领域的具有“一般性”特质的“元”问题,而对实业界人士作为知识构建主体地位的体现不足。本文从“社会性构建”的视角,论及了实业界人士对于组织变革知识体系的贡献度问题,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知识的社会性构建”,也即事物或知识本身的社会可改变性(包括过程和结果),它所蕴含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即事物或知识的结构、内容或形式是通过社会因素的作用或影响而得以形成为其自身的(王晓玲、谢金林,2007)。换句话说,某些领域的知识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者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因而,我们认为“社会建构”不仅是一种新的视角,更是构建相关领域知识体系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基础。在这种方法论视角下,知识的构建主体是多元、互动的,因而由单一主体构建模式下所可能引致的“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之间的矛盾也会被更好地揭示出来并得到恰当地解决。

      秉承这种思路,我们认为,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建构过程都不仅仅是学术团体、学术精英们的任务,更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需要实业界人士和学术团体的共同努力,因而对于该领域走向科学化的考察也必须将多个相关群体包括在内,实业界人士在整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也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拥有适当的话语权。在管理学这个有着高度的“实践相关性”的学科尤其如此。为此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体现了组织变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些“元”问题的DPH理论模型,然后以本土的中层管理者为样本,考察他们对这些元问题可能的认识,对比、发掘这些认识与理论界人士的认知之间可能的差异,并试图深度挖掘产生差异可能的原因,更重要的,找出弥合两者之间差异可能的途径和方法。

      值得提及的一点是,该领域以往对变革管理的相关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更多的是围绕着高层的战略管理者而展开,大量的研究探讨了企业的领导者应如何发起、推动和管理变革(Grenville,2005;Eddy,2006;Armenakis,Harris,Cole,Fillemer & Self,2007;Grant & Marshak,200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对基层的管理者或员工对变革的反应和作用予以了关注(Self,Armenakis & Schraeder,2007;Sonenshein,2010),但现有研究对在变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层管理者的关注仍非常有限。我们认为,中层管理者在变革中的作用和其在变革管理中所实施的行为举措,是研究中可以采纳的一个新视角。中层管理者作为高层领导者和基层员工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Floyd和Wooldridge(1992)认为,中层管理者的作用是衔接战略决策制定和日常运作。学者Rouleau(2005)认为,中层管理者比高层更熟悉日常经营活动,更能发现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提出具有价值创造潜力的变革方案,因而有必要对其在企业变革中的行为进行战略性分析。Currie和Procter(2005)也认为,目前学者们仍集中精力研究高层管理者如何在想要变革与组织成员协商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对于中层管理者在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仍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于他们在创造、阐释与推介变革过程中的价值认识不足。Pappas和Wooldridge(2007)等甚至主张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应发挥“战略性”贡献。所以本文在探讨实业界人士对组织变革的知识贡献时主要以企业中的中层管理者为依托,这样我们更可能触及企业变革管理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一些细节和本质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