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年演进与创新:组织间关系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浩(1959-),男,安徽凤阳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92;甄杰(1975-),男,河南虞城人,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上海 201620

原文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以组织间关系为视角探讨管理学近百年来的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认为管理的对象即以人为主体的岗位、部门、组织各层面由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外溢,并使管理形式呈现出点—点、点—链、点—网,以及多形式网络关系的跨层次特征。组织间关系管理手段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关系识别、构建、维持和优化的协调系统,并且,管理内容、知识资源共享互动问题日益突显和受到关注。在分析管理学演进与创新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组织间关系管理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3 年 04 期

字号:

      一、问题提出

      自1911年Frederick W.Taylor以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开创现代管理学以来,已过百年,管理学的研究亦历经由关注组织内部活动的科学性、标准化到关注个体、群体、组织各层面行为的阶段式发展。其中,行为主义学派(Watson,1913)把管理看做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但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是不完善的,人际行为领域并不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以Fayol(1916)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明确了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但事实上,管理者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却很难完全用若干管理职能进行概括;以Barnard(1938)为创始人的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组织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但其试图用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模式来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做法往往难以奏效;经验主义学派(Drucker,1954)的研究重点则是各个企业组织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而,对经验的重视会令初学者无所适从,并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而权变理论(Luthans,1978)重点是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为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并确定对当时当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但该理论缺乏统一的概念和标准,实际从事管理的人员感到缺乏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可见,在管理学领域,对于“如何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从未停止过。然而,对于“管理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却有所忽略,这也是管理学各学派在做出重要理论贡献的同时亦存在诸多不足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管理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中西方对于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奴隶制社会的家庭管理,并延及各流派的社会管理思想。这些研究无论持有何种见解,基本都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其核心内容,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个人、家庭、国家、社会。中世纪前后,伴随着分工与交换思想的深化,交易双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得到重视。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演变成工场手工业,封建农奴转变为城市工人。大量的私人工场开始涌现,并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工厂,以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对各阶层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之后,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分工理论奠定了市场配置资源和工厂制度的基础,以师徒关系、手工劳动为特征的手工业时代转变到以雇佣劳动和解决劳资纠纷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工厂制时代,于是,经济管理的关注点也更多地投向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那么,能否认为管理即是对人或人之利益关系的调整呢?另一方面,自从企业组织诞生的那一刻起,企业竞争就成为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动力。然而,伴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新兴科技变革的纵深发展,中间性组织、模块化组织、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等新的组织模式与生产协作方式开始作为组织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而广泛盛行,组织间关系尤其是组织间合作关系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的关注点。那么,跨越组织边界的组织间关系的研究是否属于管理之范畴?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管理学百年演进历程并展望其未来创新,以组织间关系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其实质是在“管理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提出见解。

      二、组织间关系管理的演进与创新

      总体上说,管理学基本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对人的认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等。但同时,仅对一般意义上的人进行研究是抽象和不完全的。事实上,管理学对人的活动进行研究是以其依存的岗位、部门和组织等不同层面为载体的,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认识,更能结构化地把握管理学的本质问题。因此,管理学中的研究对象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具体到组织结构中各层面的人更为准确;对人或人之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实质上可以概括为是对组织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只不过,“人”所依附的组织层面已经由组织内部的岗位、部门向组织外部跨越和外溢了。

      1.组织间关系管理对象的外溢性

      Frederick W.Taylor(1911)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方面,这实际上是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研究,不仅涉及工人岗位之间的横向关系协调问题,而且包括了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纵向岗位关系协调问题。岗位间关系是由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在不同岗位间的分配而产生的,并以职务说明书、规章制度等方式加以明确和约定,岗位工资等则是对处于不同岗位的人的关系所进行的协调。Taylor(1911)指出,管理工作就是衡量任务,通过衡量建立工作的流程和系统。其实,这正是以任务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人的技能为中心对企业内部各岗位间,以及岗位与部门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的一种方式。

      现代的企业再造理论(James Champy,Michael Hammer,1993)则是以流程的逻辑方法为基础,对企业内部各种关系所进行的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设计。并且,就岗位与企业间的关系,以及部门与企业间的关系来说,在私营企业中,这两种关系反映的其实是员工与企业主的关系,在公有制企业中反映的则是个人与组织整体的关系。这方面的关系协调早已受到关注,如Taylor利用规则和效率协调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利益关系;Henry Fayol(1916)提出“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的一般管理原则以及Max Weber“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论述等。此外,Alfred P.Sloan Jr.通过分权将公司划分为事业部,并更倾向于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可见,长期以来,无论是实业界还是学术界,其关注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企业内部,即对企业内部的涉及岗位、部门,以及企业整体层面的关系进行探讨。从手工作坊到工场手工业以至于机器大工业,从Adam Smith的分工理论到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以至于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大都在企业内部范围中探索管理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