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动性冗余资源还是低流动性冗余资源

———项关于组织冗余结构的经验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晓翔(1982-),男,安徽寿县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助教,江苏 南京 210093,安徽 合肥 230039;刘春林(1970-),男,安徽天长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内容提要:

组织冗余结构与哪些因素相关?组织应该维持更多的高流动性冗余资源还是低流动性冗余资源?本文对此进行经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并假设9个因素与高流动性冗余资源(或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之间存在相关性;然后选择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5年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其中6个因素与组织冗余结构显著相关。本文接着计算在这些因素约束下,每个样本企业的标准冗余结构,以及实际冗余结构对标准冗余结构的偏离。结果证实,适当的冗余结构偏离对企业绩效是有利的。这些结论对企业进一步认识和管理组织冗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一、引言

      组织冗余是“组织拥有的资源与维持目前状态所需资源之间的差异”或“未被使用的资源”(Cyert and March,1963)。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组织冗余是不存在的,但现实中企业拥有的资源量会大于其最低需求量,即组织冗余普遍存在(Cyert and March,1963)。组织冗余究竟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关于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在理论界,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并不总是处于最优状态(即效率最高状态),它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组织冗余,而在遇到困境或资源需求快速增加时消耗组织冗余,以满足生存和竞争需要(Cyert and March,1963),而代理理论则认为组织冗余是管理者行为的结果(Leibenstein,1969)。在实务界,一些企业认为冗余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运营效率(Cheng and Kesner,1997),并一直致力于“减少”或“消除”冗余,例如,减少过剩产能和管理者薪水、解雇“过剩的”和“非必要”人员。而另一些企业则认为冗余的存在可以降低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联邦快递公司为保证投递业务的顺利进行,每天都有两架飞机放空飞行,一旦任何地方发生问题,这些飞机就可以立即在当地降落,取走包裹。联邦快递公司如此配置组织冗余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当发生问题时,它可以快速调度其冗余的运输能力从而降低损失。这些关于组织冗余作用的截然相反的结论很难指导实践。Bourgeois(1981)提出不能孤立地看待一种组织冗余,我们也应当看到组织冗余具有不同的形式,不管是减少过剩产能、解雇冗员,还是增加冗余的运输能力,更多情况下都是不同组织冗余之间的转化,例如解雇冗员使企业资金更为充裕。这些不同组织冗余之间的数量关系构成了特定的冗余结构。企业可选择拥有较多的某种冗余、较少的其他冗余,但这并非说冗余结构是可以任意改变的,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形式的组织冗余之间转化受到成本和时间等条件限制,另一方面企业情境不同也可能导致其冗余结构不同。于是,我们产生了两个疑问:冗余结构与哪些情境因素相关?改变冗余结构会给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

      目前关于组织冗余的经验研究多把其作为自变量,分析并检验其与创新活动、企业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以其作为因变量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相关研究也多集中在预算冗余领域(Huang and Chen,2009;Kren,2003)。这些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是代理理论,认为组织冗余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对企业是有害的,较少关注情境因素对组织冗余的影响,研究的目的也是探索如何减少组织冗余。Sharfman et al.(1988)对组织冗余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按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高低把组织冗余分为高流动性冗余资源和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两类。高流动性冗余资源流动性和灵活性均较高,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借贷能力等;低流动性冗余资源流动性和灵活性较低,且面向特定主题,包括支付给员工的较高报酬、管理费用、加工中或已加工的产品、熟练工、闲置的生产设备等。企业拥有组织冗余时,可以将其以高流动性形式保存,也可以以低流动性形式保存。前者由于没有沉淀于企业内部,可以适用于较多情境,能给管理者较多的选择和支配空间,但其效用实现还需要将其转化为低流动性资源;后者则可以直接适用于特定情境,例如闲置的机器设备可以直接响应需求增加,但是若要将其转换以面向其他需求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其他情境下的适用性受到制约。由此看来,不同形式的组织冗余对企业资源需求的满足不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构成了特定的冗余结构。Sharfman et al.(1988)同时也认为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企业环境的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组织冗余的总体数量,企业年龄以及行业是否处于成熟期会影响低流动性冗余资源数量。

      Sharfman et al.(1988)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得到大量文献的认可。本文同样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并把冗余结构定义为高流动性冗余资源数量和低流动性冗余资源数量之比。这种方法遵从了Bourgeois(1981)等的观点,考虑了不同组织冗余之间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本文对冗余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组织冗余,并且研究结果直接驳斥了那些认为组织冗余纯粹是管理者代理问题产物的观点。因为方程拟合度较好,本文计算在这些情境因素约束下,企业所对应的冗余结构(即“标准结构”),并计算每个样本企业实际的冗余结构对标准结构的偏离,发现冗余结构对标准结构的适当偏离可以在未来两年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一些企业倾向于维持“更多”的某种冗余,并获得了成功,那么我们的这一发现为该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不能简单地判断哪种组织冗余是有害的,只要这种“更多”是适度的,组织冗余就有助于企业绩效的增加。而且,企业管理者在现实中是可以对组织冗余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的。因此,本文的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在这个部分,我们分析并假设9个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冗余结构,这些影响因素来自于Sharfman et al.(1988)和其他关于组织冗余的文献①。

      学习过程在现代战略管理领域被普遍认为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能力(Levinthal and March,1981)。随着年龄的增加,企业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当然包括对组织冗余的利用。相比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成立时间更长的企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哪类资源对自己的竞争和生存更为有利,进而去获得和维持自己所需资源。虽然高流动性冗余资源也能满足企业需求,但是其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将其沉淀于企业内部,即转化为低流动性冗余资源。因此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其更倾向于、也更有能力将组织冗余更多地以低流动性冗余资源的形式存在(Sharfman et al.1988)。相反,那些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倾向于维持较多的高流动性资源,以满足它们未知的资源需求。由此,我们得到:

      假设1:年龄越大,企业越倾向于维持低流动性冗余资源。

      组织冗余具有缓冲功能,即保护企业关键活动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也是企业维持组织冗余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流动性和专用性程度不同,高流动性冗余资源和低流动性冗余资源所体现出的缓冲功能仍然存在区别:高流动性冗余资源可以满足多样化的资源需求,支持企业对更多类型的环境变化做出响应;低流动性冗余资源可以满足特定的资源需求(Hrebiniak and Joyce,1985),是对特定的环境变化做出事先准备,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低流动性冗余资源能够发挥更加直接、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从缓冲功能来看,规模越大,企业拥有的组织冗余绝对数量也将越多,那么其有能力且倾向于维持低流动冗余资源,以针对更多具体的问题做出相应准备;规模越小,组织冗余较少,企业无法针对更多需求而配置相应的低流动性冗余资源,因而更倾向于维持高流动性冗余资源,以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从组织冗余的其他功能出发,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而且高流动性冗余资源流动性高、专用性较低,企业内部可以共享这种冗余,企业规模越大,这种共享效用越明显,那么这类企业就可以维持较少的高流动性冗余资源,反之亦然。于是我们提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