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回顾 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模式从简单线性模式、交互作用模式向网络模式演化,要求企业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网络成为当代企业创新的重要环境特征。基于外部视角,如何建立、维持和扩展外部网络,合理、有效的利用关系网络成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Ahuia,2000)。企业网络能力因其能够处理企业间关系并有效获取那些创新关键资源而被认为是发展、建立和管理外部关系网络的重要能力,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Coles et al.,2003;M
ller et al.,2005;Ritter et al.,2004)。H
kansson(1987)首次提出企业网络能力概念,认为企业网络能力是企业改善其网络位置和处理某些单个关系的能力。随后学者陆续对企业网络能力做了理论研究(M
ller,Halinen,1999,2005; Ritter et al.,2004; Sivadas,Dwyer,2000)。总体而言,企业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展、管理和运用外部网络关系,获取外部网络资源,并与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问题的外部网络能力。 然而,企业网络能力获取的资源还需要有效的内部网络吸收利用才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大量研究从组织内部视角证实,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于企业创新同样十分重要(Tsai & Ghoshal,1998)。企业内部网络的沟通能够建立部门间信任,提供互相学习和跨部门合作的机会(Tsai,2001),促进新知识的产生(Kogut & Zander,1992; Tsai & Ghoshal,1998),加快与产品创新相关的信息整合(Sherman et al.,2005),节约创新成本并减少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Coles et al.,2003)。因此,本文认为内部网络能够有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并采用内部网络效度这一概念刻画企业内部网络的有效性,从而考察内部网络是否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内部网络效度是指企业内部主体间沟通交流,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的一系列行为和关系的有效性,包括部门内和跨部门间互动沟通的频率、企业愿景和文化的一致性及内部资源的共享程度。 此外,不同的合作治理方式也能有效影响企业绩效的发展(Luo,2002; Yikuan Lee et al.,2006)。合作治理方式是指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治理类型,可分为:契约治理方式和关系治理方式(Roath,2002; Yikuan Lee et al.,2006)。契约治理方式(Contractual-based)是一种基于市场契约的正式合作方式,它强调使用高强制性的、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协议或合同进行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治理。关系治理方式(Relational-based)是企业间基于彼此诚信和信任的非正式合作方式。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合作治理方式都能影响企业绩效(Poppo,Zenger,2002; Yikuan Lee et al.,2006),但需指出的是这两种治理方式各有缺陷,契约治理经常受到有限理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代价高昂,也不利于企业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关系治理更多依赖于企业的诚信和道德约束,存在很大信任风险。基于各自的优势和缺陷,这两种方式在企业合作过程中往往是并存的,而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 然而,通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现有研究往往都只分析了企业外部网络能力或者企业内部网络的沟通交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这种单一视角的研究限制了我们对于外部网络能力和企业内部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尽管已有学者提出需要同时分析企业内外部网络互动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二是尽管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企业间合作关系治理方式(包括基于市场契约的正式治理和基于信任关系的非正式治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但除了这种直接的影响之外,合作关系治理方式还会对企业从外部网络获取关键资源的能力,以及能否与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它对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值得探讨和检验(Yikuan Lee et al.,2006),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也十分少见。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规制还不完善,创新资源并不丰富,与成熟市场经济相比,外部网络对企业创新资源的获取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而企业间的合作治理方式对于着重关系文化的中国企业更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因此,从企业内部与外部网络互动的视角以及引入合作关系治理方式来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机制,对提高我国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绩效,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