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

作 者:
关伟 

作者简介:
关伟,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大连 116029)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虚拟价值链的优化问题以及实体价值链同虚拟价值链的契合问题是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理论上阐述了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优化的3个重要方面,即动态性优化、虚拟性优化和模块化,构造了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优化的系统模型、虚拟价值链的成本结构模型和以客户参与为核心的基于中间组织的实体价值链同虚拟价值链的契合模型。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05 期

字号:

      一、引言

      价值链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人们研究最多的不仅是用价值链的理论来解释不同公司竞争优势产生的根源,对于价值链本身的优化问题也是研究的焦点。Jeffrey F.Rayport,John J.Sviokla(1995)认为价值链包括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两种[1]。对于实体价值链的优化主要是基于(Porter,1998)的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即在横向价值链或纵向价值链中去除不增值的作业环节[2]。然而,信息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如外包生产、战略联盟、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价值网络等不同以往的企业活动,这些企业活动都是全新的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并不能完全体现在作业环节中(Grabowski,1998)[3]。信息技术能够虚拟一条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动力、以信息的收集和捕捉为先导的价值链,从而快速制定产品战略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分配、协商、反馈、调控等管理活动,当资金流和物质流再沿着这条信息链流动,虚拟价值链就产生真实的价值增值。

      虚拟价值链的概念提出之后,更多学者从价值链上不同价值维度以及对虚拟空间中信息增值活动角度对虚拟价值链进行研究,Rolf和Tobias(1998)指出了建立信息网络在虚拟市场空间中的关键作用[4];Thomas和Kevin(2001)提出了一个将信息进行价值链整合的模型,并解释了依赖电子商务伙伴关系的战略性资源外包行为[5];Andreas(2002)分析了如何通过虚拟价值链将各自独立的伙伴关系和分割的市场联结为一个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网络[6]。Hongze Ma和Regie Davidrajuh(2005)设计了一种在虚拟环境中能够灵活分销的价值实现机制,他们认为灵活的虚拟环境,快速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价值链的自动化管理是虚拟价值链必需要解决的问题[7]。上述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虚拟价值链的认识,也指出虚拟价值链的优化是以价值链内生的组织形态为基础的,即外包生产、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等中间组织。信息要素往往携带着大量的知识、创新资源和潜在机会,这些无形元素以虚拟的形式在企业与市场之间传递,形成了以互联网、计算机、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大量使用的虚拟经济环境。同单纯依赖企业行政或市场规则相比,中间组织往往能够更有效的识别、分析和处理信息,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经济的不确定性,发挥一种缓冲和创新的作用(罗珉,2005)[8]。

      综上所述,在对虚拟价值链的优化方面,传统价值链的优化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第一,虚拟价值链是无形的,很多隐性的知识在其间流动,因此几乎无法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有些优化手段也难以学习和借鉴;第二,虚拟价值链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动力,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价值链的始端是顾客价值,因此优化的重点在于对顾客信息的处理而非物质流程;第三,虚拟价值链是以项目为导向的,通过信息技术,市场机遇会把资源互补性的企业纳入到价值链中,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是纯粹的行政命令或市场机制,因此优化的根本立足点不是企业也不是市场而是中间组织。因此,虚拟价值链的优化方法是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优化中亟待完善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是实体价值链同虚拟价值链的结合体,如何协调实体价值链同虚拟价值链的关系与衔接问题也就成为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优化的又一关键点。

      二、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的内容

      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包括3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实体价值链优化模式,二是虚拟价值链的优化,三是实体价值链同虚拟价值链的契合。传统价值链的优化是基础,虚拟价值链本质上是传统价值链向市场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这3个方面来源于中间组织的独特属性,本文主要研究后两个方面。

      今井贤一(1984)[9]较清晰的解释了中间组织这一重要概念,他用两组行为特征把市场与企业组织严格区分开来,如表1所示。

      

      M1+O2和M2+O1的组合都是中间组织,前者虽然决策依据是价格,但各主体不能自由组合或离异,它们之间的联系已带有固定性,后者虽然各决策主体可以自由离开,但决策是按组织原则进行的,就决策而言的各主体关系是一种功能组合关系。前者以价格为决策依据,组织目标在于经营;而后者则不是经营型组织,一些非营利性民间团体协会都可以看作是这种M2+O1型中间组织。显然,在研究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时,M1+O2是研究的侧重,但是M2+O1仍然能够提供在制度上优化价值链的启示。我们分别从技术与制度两个角度来研究基于各种经济组织的价值链优化方案,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基于企业内部组织(横向)和基于市场(纵向)这两种实体价值链的优化是基础,基于中间组织的价值链优化在此基础之上还表现在3个特殊方面:一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价值链的动态优化;二是这种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的虚拟形态的优化;三是实体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的协调问题。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后两个方面的基础,是对中间组织形态本质属性的反映,整体来讲这3个方面就是基于中间组织价值链优化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