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模块化及其测量:一个基于松散耦合系统的分析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安,张钢,浙江大学。(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从西蒙的“近似可分解性”到鲍德温和克拉克的“设计规则”等相关概念,并借助于设计结构矩阵(DSM)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块化和其他相关概念的基本框架;其次分析了模块化组织与松散耦合系统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全新的松散耦合系统分类方案;最后在该分类方案下建立起三种组织模块化程度测量的指标和方法,以期为组织模块化问题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字号:

      虽然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在1990年就曾预言,20世纪末的企业组织将是模块化组织[1],而且“模块化”这个名词近年来也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甚至时髦的用语,然而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所言,“遗憾的是,这个概念在中国好像仍然没有被解释清楚,它的含义和意义仍不为人所理解”[2]。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中国,即使在国际学术界,对于模块化这个概念以及其他相关概念,也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那么,究竟如何理解模块化组织(modular organization)和组织模块化(organizational modularity)?如何解释模块化组织与另一个经常被提及并且似乎相关的概念——松散耦合系统(loosely coupled system)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能否在松散耦合系统的理论框架下,为组织模块化程度的测量这个至今仍未解决的课题,找到一个满意的测量指标和易行的测量方法?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性解答。

      一、模块化概念溯源:西蒙的“近似可分解性”

      现在,人们谈到模块化这个概念,一般将其追溯到西蒙1962年发表在美国哲学学会会刊上名为“复杂系统的架构”的文章[3]。其中,西蒙提出将分层组织架构作为复杂系统的组织原则。对于“分层组织”(或译分层系统,视其组成要素是人还是物而定,英文均为hierarchy)一词的意义,他特别强调说,不是一般所指的以权势关系置子系统为下属的复杂系统,仅仅是指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由更低一层的子系统构成,直到某一最低层次的基本子系统为止。在此基础上,西蒙进一步把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较弱,而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较强的分层系统定义为近似可分解系统(nearly decomposable system)。他还提供了下面这个简单的近似可分解系统的实例。

      一幢建筑物内有若干房间,每个房间又用隔板分隔成若干小室。如果建筑物的外墙完全隔热,房间之间的内墙不错但并非完全隔热,而小室之间的隔板隔热性能很差。假设一开始各个房间、各个小室的温度各不一样,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去测量一下各个房间和各个小室的温度。可以发现,同一个房间内的若干小室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快就消失了,而房间之间的温度差异则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会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同一个房间内各小室之间的热量交换比较快,而房间之间的热量交换比较慢。用西蒙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的话来说,前者的相互作用较强、较快,而后者的相互作用较弱、较慢[4]。我们知道,反映这种热量交换或热相互作用强度的参数是热传导系数。为了把整幢建筑物内各个房间和小室之间的热相互作用直观地表示出来,西蒙假定,如果两个小室不是毗邻的则其热传导系数为零,如果两个小室是毗邻的且在同一个房间内则其热传导系数较大,而如果两个小室是毗邻的但不在同一个房间内则其热传导系数较小。这样,对于图1a所示的房间和小室分隔情况,西蒙得到了一个如图1b所示的热传导系数分布图,因为其形似矩阵,所以他称之为近似可分解矩阵。其特点是较大的热传导系数都位于主对角线上的三个方阵(对应于三个房间)内,而对角方阵之外的元素(对应于不同房间的小室之间的热传导系数)或者为零或者较小。这个矩阵的确非常直观,也清楚地反映了这幢建筑物系统内各个房间和小室之间的热交换或热相互作用的强弱分布。

      

      图1a:一幢建筑物内房间和小室的分布[3]

      

      图1b:反应热交换强弱的近似可分解矩阵[3]

      西蒙提出近似可分解系统概念的意义在于,这样的系统能够并易于被分解成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子系统,便于我们对它的认识、利用、处理或管理。而这也正是西蒙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钟表匠寓言的含义。[3] 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两个钟表匠,他们所制造的钟表完全相同并都由1000个零部件组成,但两个人制造钟表的方式不同。一个人一个接一个地组装这1000个零部件;而另一个人则分步组装,先将1000个零部件按十个一组的方式组装成100个相对独立的中间组件,再按类似的方式将100个组件组装成10个更大的组件,最后将10个大组件组装成钟表。这两种方式哪个好呢?如果不存在环境的干扰,或者说环境是稳定的,那么两者大概是一样好的;[5] 而如果存在环境的干扰,前者就不如后者。因为前者在组装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只要受到一次干扰,如需要接听一次电话而放下手中的活儿,未完成的钟表就可能变成一堆散件,必须从头组装;而对于后者,受到干扰的只是正在组装的组件,其它已完成的组件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并不会受影响。可见,后者之所以做得快的原因就是在于他利用了钟表系统的近似可分解性,他能这样做的前提,当然是他具备了如何把零部件适当地进行分组组装的知识。

      然而,近似可分解性这个概念与模块化概念有何关系呢?虽然当时西蒙本人并没有使用“模块化”这个词,但后人实际上已经把他的近似可分解性当成了衡量系统(包括组织)模块化的标准(criterion)。例如,鲍德温和克拉克就说:虽然西蒙在其著述中并没有使用“模块化”一词,但这个概念是他思想的核心[6]56;埃吉迪和马仁戈也曾指出“近来‘近似可分解性假设’已经被重新命名为‘模块化假设’,并且正在向从软件设计到管理科学等多种多样的学科渗透”[7];而朗格洛瓦则更是直截了当地把西蒙的钟表匠寓言看成是“为模块设计中的可分解性标准提供了辩护”[5]。不过,后面我们会论证,这个标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标准(也即不是充要条件),那么它与模块化的确切关系又是什么呢?如果说近似可分解性与模块化有关,那么一个系统是否越接近可分解性就越容易模块化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模块化概念为什么只是与近似可分解性有关,而不是与完全可分解性有关呢?等等。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模块化概念都很重要,但在西蒙那里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