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体系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简传红,博士研究生,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444; 梁喜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444; 张同健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原文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信息化建设测评是企业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而信息化测评体系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合理地综合选择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成果。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对基于理论框架所建立的测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其有效性与实用性。同时可以根据验证结果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引言

      (一)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模型

      信息化测度的研究,始于1965年马克卢普对美国信息经济的测评。目前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测评存在两种方法:“产出法”和“水平法”。“产出法”,也称之为“经济效益法”,认为企业信息化测评不仅要测度信息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而且主要测评企业信息化所提升的经济效益。“水平法”认为企业信息化测评仅测度企业信息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产出法”适合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民素质普遍较高、市场发育相当成熟的国情环境,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普遍采用。而我国目前整体信息技术不高、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信息管理观念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的选择上不适合直接套用“产出法”,而采用“水平法”较为科学,或者在“水平法”基础上对“产出法”的限度使用。

      在具体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手段上,通常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测度研究成果,根据具体的企业环境,选择一种合适的信息化成熟度模型来完成测评工作。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一般研究企业信息化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模型有诺兰模型(1974)、西诺特模型(1988)、密切模型(1990)、信息技术扩散模型(1990)、斯凯恩模型(1990)、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1986)、COBIT框架下的IT过程成熟度模型(2000)、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2000)、业务—IT联盟成熟度模型(2000)、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1990)。诺兰模型研究的视角是信息技术,主要强调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规模以及企业在IT应用上的资金投入情况;西诺特模型的研究视角是信息资源,主要强调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有效配置和CIO的作用;米切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强调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的不可分割性,并强调网络集成;斯凯恩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应进行认真分析和长远思考;SW-CMM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从软件企业或开发方的角度来探讨作为信息系统建设方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COBIT框架下的IT治理成熟度模型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强调从用户方的角度来探讨作为用户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信息—技术卓越度模型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描述了企业技术卓越度和信息卓越度与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绩效创新与改进之间的相互关系;业务—IT战略联盟成熟度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横向价值链和纵向管理链的整合,主要解决信息技术与业务如何协调的问题。它既考虑了信息技术,又考虑了信息资源,并且强调信息化过程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的主要研究视角是横向价值链,强调从具体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步骤出发来考虑信息化由单部门到跨部门、企业内到企业外的集成过程[1]。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现实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已制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并确立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方针[2]。自2000年初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已从生产控制智能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从“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转变,从单项应用向总体规划转变,从技术部门推动向应用部门拉动转变。司有和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技术辅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观念变革、扩容增值”五个方面。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产管理各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企业信息管理行为也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决策层必须了解本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以促进企业的信息管理绩效。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和基础平台。

      二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体系的需求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回顾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1998年,著名信息学家乌家培、陈禹、谢康、左美云等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信息化建设测评的研究要稍晚一些。

      张根宝(1999)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五个方面: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建设企业级信息网络、建设企业的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000)在其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的四大测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息资源(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总合)的开发利用、信息化人才的开发、信息化的规划、组织与控制。梁滨(2000)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测评的指标体系,认为企业信息化应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唐志容(2002)认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5个一级指标为:信息技术投入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企业信息化课题组”(2002)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测评体系的8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信息化基础资源情况、企业电子商务开展情况、信息化相关投入情况、标准化程度、网站与网络建设情况、数据库规模、IT技术投入;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提出企业信息化测评的6个一级指标是: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陈晓红(2003)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测评包括三个要素:基础要素(万人拥有计算机台数、万人上网率、领导重视程度)、外界环境的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法律法规制定、系列优惠措施颁布)、创新水平(R&D投入指数、网络经营指数、人力资源指数、信息化建设成本指数)。张勇刚(2005)认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四个要素是: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的四个要素是: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系统评价;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的两个要素是: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环境[3]。汪莹(2006)认为企业信息化价值评价体系的4个一级指标是:技术进步、治理优化、期权价值和社会贡献[4]。左美云(2006)在对国内外现有的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五阶段(技术支撑级、资源集成级、管理优化级、战略支持级、持续改善级)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其测评的四个维度(要素)是:信息化基础(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信息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信息制度、企业文化)、信息化效果(短期效果—财务指标、长期影响—核心竞争力、外部—客户、内部—业务流程)。

相关文章: